如阅而至 · 第32篇推荐:《秘密》
作者:朗达·拜恩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页数:216
类型:心理学,成长
豆瓣评分:7.7
微信读书推荐值:86.8%
01 作者简介
朗达·拜恩是澳大利亚电视制片人和作家,致力于自我探索的旅途,并凝聚了一个超强的团队,于2007年被《时代》杂志评选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100人之一。著有《秘密》《力量》《魔力》三部曲,其中《秘密》在美国销量超过800万册,被翻译成50多种语言,全球销量超过1500万册。该书还被改编为纪录片,席卷全球,影响了数百万人的人生。
02 书评
世界是一幅巨大的画布,你的每一个念头都在作画。
就这么简单。
《秘密》书如其名,全书讲的是宇宙的一个巨大秘密。这个秘密曾被很多人分享与讲解,被不同种方式验证与表达,它的名字你可能也听过,那就是——吸引力法则。
谈到生命,谈到爱自己,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就是吸引力法则。曾经无数次想写这个主题又无数次放下,因为这个主题是不太讨喜的。从好的一面看,吸引力法则暗含着心想事成;而另外一面,是有些沉重甚至令人难以接受的,那就是每个人都要承担自己生命完全的责任。我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是由自己绘制的。
用书中的话说:你生命中所发生的一切,都是你吸引来的。它们是被你心中所保持的“心像”吸引而来,它们就是你所想的。不论你心中想什么,你都会把它们吸引过来。
如果你目前一帆风顺,或生活美满,或斗志昂扬,或追寻理想,吸引力法则会给你巨大的鼓舞。然而,如果你此时正面临着诸多烦恼,或者正经历着巨大的痛苦,又或者正在遭受着不公与苦难,如果有人告诉你这都是自己创造的,实在令人难以接受。
生命中有太多事情是无法选择的,比如出身家庭相貌、天赋禀赋环境。生命中还有很多随机事件,比如路上的塞车,偶然的相遇,意外的机会……
看起来有一半是注定的,另一半是随机的,或者干脆理解为全部都是注定或随机的。无论如何,自己一个人实在太过渺小,改变不了什么,我真的改变不了什么。
看到了吗?坚信自己改变不了什么,最后真的什么都没改变。
吸引力法则的完美例证。
如果一个人的脑子里每天都是一个模式,那他不是过了一生,而是把一天重复过了上万次。这是你想要的人生吗?
如果不是,要不要考虑换一种模式?吸引力法则本质上是在讲这件事:为自己负责,正面思考。
从我们呱呱坠地起,便习惯有了依靠,一开始是父母,长大后是伴侣和朋友,步入职场是领导,为人父母后是孩子,甚至寻找贵人,烧香拜佛。其背后的本质是,我们希望有个依靠,让对方承担一定的责任与权利,告诉我们应该去哪里,做什么,怎么做。于是自己就可以岁月静好,安稳度日,转眼已是百年。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课题,他人无法替你作答,你也不必替对方交卷。一时的稳定只是假象,开始必结束,相聚终离别,不断的变化才是真理。
想到这里实在应该感到庆幸,每个人都有权选择自己的生活且必须承担选择的后果,这是宇宙最深的公平与慈悲。否则,任何人都能在他人的人生中肆意妄为,实属作弊。
当然,如果想系统论证这件事,恐怕足够写一本书了。所以不妨,让我们抛开过去,就说现在,从现在这个时点开始,你想不想让自己的处境好一点?让自己的生活幸福一点?
那就请尝试相信并实践,自己的念头、话语、行为决定了自己的生命质量,自己的每一个细小的选择创造了自己的人生。
世界是一幅巨大的画布,你的每一个念头都在作画。只不过在人类的画布上用的是画笔和颜料,宇宙的画布上用的是能量和频率。我们的每一个念头,每一句话语,每一个行为,宇宙都看得到也听得到,并会给予相同频率的回应。所以孔子说:君子慎独,一个人在独处时更要管理好自己的身口意,因为每时每刻每一个念头都是你向宇宙下的订单,也是在自己的人生画作上添加了新的一笔。
换句话说,吸引力法则是同频共振,相近的频率匹配到相应的人事物。宇宙的终极目标是让每个人学会照顾自己,它只做同频率的反馈。我们手中的画笔无法交给别人,也不能指望用黑色颜料画出红色,随意涂抹只会得到一幅涂鸦,认真作画你就是风景本身。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没有种苹果树,就得不到苹果,更学不会种树。种下了一棵苹果树,就绝不可能长出香蕉,当然,苹果也需要点时间,不可能第二天就长出来。
时常喜悦,时常感恩,爱护自己,对人友善,就会吸引到对应的高能量。
所谓的为自己负责,就是这么简单。生命需要你做什么?宇宙需要你做什么?考满分、挣大钱、功成名就?不,宇宙只希望每个生命快乐,活出自己而已,在各个不同的维度进行表达与绽放。擅长文字就去写作,擅长跑步就去运动,睡觉睡得香就多去休息,胃口特别好就当个快乐吃货。
怕的是写作时想运动,运动时想写作,睡觉睡不安稳,吃饭吃不踏实。不爱自己,不爱当下,不爱生命,宇宙听到的是“不爱”,当然就得不到爱。
过于渴望什么,说明有什么不够,所以会继续匮乏。感觉自己很差劲,说明在伤害自己,所以会继续痛苦。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受害者,而是幸存者,是在生命的洪流中勇敢奋斗、智慧应对的幸存者。没有什么能真正伤害你,除了你自己。无论经历了什么,你一直是宇宙的奇迹,被无条件地支持着。
并不是说,要逆来顺受或摆烂放纵,不去主动改变。而是要带着觉察,心怀喜悦、热爱与感恩,进行积极正面的创造,而非基于紧张焦虑匮乏怨恨等负面情绪。你在凝望深渊时,深渊也在凝望你。
也并不是说,常存善念就不会碰到糟糕的事情。这里好像因果倒置了,我们本来觉得有好事才能开心,实际上是我们开心了才能看到好事。重点不在于发生什么事,而是我们对这件事的反应如何。
值得庆幸的是,宇宙是根据我们的思想、言语、行为进行反馈,而不是根据名利、财富、地位等,既无法伪装也无法欺骗,这一点又是对我们的公平与慈悲。境随心转,只要愿意做,坚持做,每个人都能做到,本自具足。
最后,希望你回顾一下自己从小到大的整幅生命画作,拥抱自己,鼓励自己的每一次尝试,肯定自己的每一个选择,轻触那每一笔鲜活的勾勒,欣赏那每一抹独特的颜色。你看到那时的小画家已经尽了全力在作画,从未停下,别忘了对ta说一句:辛苦了。
那接下来这一笔,你打算怎么画?
03 原文摘录
1、欣赏你所拥有的才能得到你想要的。
2、学会发现事物美好的一面,当面对逆境时更要如此。我们遭遇的每件事都有助于自己成长,这意味着它们终究是对我们有利的。
3、每个消极的事物里都隐藏着美好的一面。大多数人将美好拒之千里是因为他们给某些事物贴上了坏的标签,然后,理所当然地,这些所谓的坏就变成了现实。然而宇宙中根本没有坏,只是我们缺乏从其他角度辨析事物的能力。
4、记住,你就是一块磁铁!
5、你可以改变人生的道路,从黑暗走向光明,每次你把焦点放在积极的一面就能为自己的人生带来更多光明。感恩、爱、友善的思想、言语、行动,都能带来光明,消除黑暗。
6、我们的自然状态就是快乐,产生负面、消极和痛苦的想法是需要花费大量精力的。获得快乐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存善念,说善言,行善事。
7、谁是你的船长?显然没有船长的船必然触礁沉没,把你的身体当作一艘船,大脑就是引擎,而你就是船长!
8、信念就是相信美好的事物,恐惧则是相信不好的事物。
9、充满爱的人总能看到事物有爱的一面,并吸引其他人的爱。充满恨的人总会得到恨,充满斗争的人在实现目标之前都会经历一番你争我夺。于是,每个人真的通过脑电波得到他们所想的东西。
10、人生的转变是和你的感恩程度成正比的。
04 公众号评分
评价书籍:《秘密》
1、工具性(知识/技能):★★★
2、思想性(思维/方法/启发):★★★★★
3、文学性(文字/情节/情感):★★★
注:最高5星,★为1星,☆为半星。
05 推荐人群及理由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基本的物理定律,当然对于人也成立。出于时间的障眼法,我们无法立即看到反馈,但并不代表不存在。每一次正念正语正行都会为自己积攒正能量,不论什么时候意识到这个规律都不晚,潜藏在每个人心底的爱心、活力、创造力从未离去,每个人都是天生的艺术家。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善良的对待自己和世界的人,终将得到世界的善待。
愿你此生尽兴,赤诚善良。愿你不忘初心,方得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