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儿子小臭臭虎参加了几个集体活动,因为他一直有课外班,所以活动总是赶得比较紧。尽管如此紧张,但是每次我们到达现场之后都在等待。
说好九点开始,九点十分还有人没有到。两点半的活动,三点十分人还不齐。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刚开始试图理解,孩子起不来啊,带孩子出门麻烦啊,各种突发情况啊。可是慢慢的,我开始不平。为什么我的孩子可以克服这样那样的困难,准时到达。可是别人的孩子却不能呢?
特别是有一次,和一起按时到的家长聊天,发现他言语里对迟到这件事看法很新颖。他说,我们今天真是来早了。没办法,今天他爷爷奶奶没在家,我马上要出去,只能先送她过来。说的我一头雾水。我以为我记错时间了,赶忙问,到底几点啊?不是两点半吗?他理所当然滴说,是啊,就是两点半啊。我说那你没早啊,这不刚刚两点半嘛,正好啊。他说,老师说两点半,你三点送过来就行啦。我顿时嗔目结舌。我说那你就迟到了啊,人家不以为然,你看谁来啦,都得三点啦。
我默然。因为我知道他说的是对的。二十个孩子的活动,两点半开始。可是两点三十五的时候还只有七个人。三分之一而已。其中还有一个是因为有事来早了。
这种情况下,我们的老师就默默滴等待,一边内心各种吐槽,一边等待。一直到三点十五,孩子们到齐了,活动才正常开始。我的孩子,还有按时来到的其他六个孩子,为这十三个小朋友的四十五分钟,买了单。
我很愤怒。
人们都说时间是最宝贵的,然而,我们却浪费了这整整的45分钟,只为了等待,只为了这无意义的等待。 然而,事情并不仅仅如此,我们不是只有这一次等待,我们经历了很多次这样无谓的等待,只为了参加一次集体活动。 我不知道有多少家长和我一样,觉得这是在浪费孩子的时间,也在浪费我们家长的时间,然而,却没有更多人站出来说一句话,直到有一天,我对组织活动的老师说,如果你还不开始,我们就会离开。老师回复我说人还不齐,可以再等等吗?我说不可以,因为时间已经到了,而且已经过去五分钟,我已经等过五分钟了,不来不是我的错,如果你不开始就是你的不对。老师看着我笑了笑,默默的退下了,然而活动依然没有开始。然后我果断的带着孩子离开,不知道最后到底发生什么事,也不知道这场活动究竟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然而这些于我们而言都没有什么意义了,我们离开了,没有参加。可是我并不觉得可惜,一个连守时都不能做到的人,即使他有惊天的才华,也已经不为我所欣赏。
其实我更想说的是,如果我们带着孩子去参加集体的活动,到了时间仍然没有开始,我想我们就可以带着孩子离开,因为不守时的活动,即使孩子参加了,他能够学到的依然不多。
迟到也许并不可怕,可怕的,就是那位家长这样的态度,这样的态度并不在少数,许多家长都是这样的态度。如果你说活动九点钟开始,那么家长就会默认9点半才会开始。9点到9点半的时间是入场的。如果你说2点半集合,那么家长就会在3点左右将孩子送来,2点半到3点这段时间就是用来集合的时间。这些家长他们永远不明白,我们说的集合时间只是一个时间点,而不是一个时间段。最最可怕的是他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不说,反而带着一种轻蔑的无谓的态度。这样一种态度传递给孩子的,就是迟到,根本就无所谓。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守时是一个人的基本素养,如果连最基本的素养都无法做到,那么让别人如何信任?也许我们从来没有仔细想过,为什么现今的中国人如此缺乏信任感?也许就是因为从我们的父辈开始,守时已经变成一种奢侈品。关于守时的态度也已经变成一种奢侈品。他们将守时看作是一种傻子的行为。并且对迟到无所谓。他们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迟到几分钟有什么关系?可是有时候往往是这几分钟就关系一辈子。
当然,如果你做不到守时,那么起码对守时的人保持尊重。这是一种基本素养。如果你不能够对他们时刻保持尊重,那么起码在你的孩子面前对这样的人保持尊重,他们传递给你孩子一种正面的力量,让她对守时有正面的看法,让他不至于错过人生的节点。
还有我们活动的组织者,或者我们的老师,如果你们能准时开始每一次的活动,那么迟到的孩子将会越来越少吧。
也许仅仅是因为我们默默无闻的等待,让那些不守时的人有所误会,感觉迟到没什么了不起的。如果我们守时的可以坚定地对迟到的说不,那么迟到的也会越来越少吧。
我愿意为我的孩子守时,为我自己守时。除非不可抗力,我不迟到。我愿意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