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是何时患上社交恐惧症的?
大约是修行“断舍离”之后。
不想见的人,可以不见。慢慢地,不想见的人越来越多。
并不是别人不好,而是,时间真的有限。我想把时间分配给值得分配的事情上。
断舍离,让自己的内心更清楚什么是必须的。其余的,都是不需要去耗费精力的。
慢慢地,对言不由衷的交流,或者,搜肠刮肚地找话题,避免冷场的社交,有了抵触的心理。
最怕别人约我吃饭。一口拒绝吧,有些不礼貌。去吧,也确实浪费时间。
外面的饭菜贵,多盐多油,吃了不舒服不说,别人请,肯定还要找机会回请。一来二去,约饭一次,实则两次。
有人说,需要断掉“无效社交”。
到底什么是“有效”社交?
需要社交,才办事的朋友,应该不是真正的朋友。
真正的朋友,不社交也能鼎力相助。
真正的朋友应该是聚在一起快乐地玩耍,没有一点功利心。
所以,对我而言,并没有什么“有效社交”,全部都是“无效社交”。
既然都是无效社交,又何必去费心费力?
但我并不是完全没有社交,我组建了一个三人跑步小组,每天早上我们都会不约而同来到操场一起刷圈。
后来加入的一个姐,兴奋地说:“好开心跟你们组队,改天我请你俩吃饭吧。”
同样是社交恐惧症的我俩,一时语塞。为了避免尴尬,我说:“我们都不吃外面的饭了。”
相约半年多,我们除了一起刷圈,没有过多的“在一起”。但我们却建立了纯正的“跑步友谊”。每天不见面还挺想的。
2
社交恐惧症,并不是生来就有的。也许和年龄有关。
小的时候,我成天往外跑,去找街上的小伙伴玩在一起。不着家。
大学的时候,周末有食堂舞会。每到周末,压抑不住兴奋的心情。心早就飞去了食堂。
上班的时候,也要经常约约这个,约约那个。要么逛街,要么喝咖啡,要么吃重庆火锅。
人到中年,有了孩子。心沉静下来。周末,宁愿窝在家里看一本书,看一部电影。或者就干脆躺着睡觉,再也没有了聚会的心情。
老公安排的一年一次的好友聚会,都让我感到“太频繁了”,好像一聚会,占据了本该属于自己独处的时间,居然要心疼好久。
人的复杂性,在随着年龄的变化,个性喜好也跟着变化。
阶段性的特征,让我不再焦虑未来的事情。未来的自己,喜好,性格都会变化,哪里是现在的自己能揣摩得了的。
不过,相比喜欢热闹的自己,我更喜欢,喜欢安静的自己。
独处,让时间变得珍贵,独处让生活变得丰富。
感谢儿子的到来,他时常成了我拒绝外界预约的挡箭牌:
我要陪儿子,没事不要找我,有事更不要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