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后,孩子邀我一起看书,我答应了他,表示我要看我借的书。他极力推荐我看他的哈利波特。我有些为难,毕竟外国的东西看起来有些费脑筋,那个《好兵帅克》花费了我一个多月的时间。
最初知道哈利波特是在外地上学时候,那时哈利波特的电影刚在银幕上上映。热度不亚于现在的《哪吒》。
都是穷学生,进不了高档电影院,第一次看哈利波特好像在学校附近另外一所学校的礼堂,票价很便宜,大概就是一张澡票的价格。观众都是学生族,连售票方都是学生模样,估计后台播放人员也是学生,因为那时候是胶片电影,需要有人操作放映机。
不得不说,有些人的经济头脑就是天生的,我们这些普罗大众只知道省钱、花钱,而他们选择了挣钱。不管怎样,学生群体一直是电影票房的有力支撑。
一场电影下来,有几百个观众,除去场地费,能捞到不少的钱呢,这个道理是我很多年以后才醒悟过来的。
我们这些穷人呢,平时节衣缩食,然后周末去看学校的露天电影,奢侈一把的就是这种有座位的平价电影。
电影拍的很魔幻,到现在还能记得影片中哈利波特骑着一把扫帚嗖的一下飞过去的镜头。至于其他的,就没有什么印象了。而如今哈利波特已经被搬上银幕很多次了,我还是对第一次看到的哈利印象深刻。
今天午饭后我看完了他推荐的《小屁孩日记》,晚上准备看我借的书,可是他极力推荐他的《哈利波特系列》,我表示太不容易看懂了再说时间已晚。可是他用自己读英语书作为交换条件,我只能乖乖就范了。
耐着性子看了六页,光人物关系就花了好几分钟,毕竟外国人的名字没那么好记,也不容易区分。
约定的看书时间到了,我赶快放下书逃回我的房间。承诺明天继续看。他一边嘲笑我看的慢,一边约定明天必须继续看。要知道《哈利波特系列》我可是给他买了全套,堆起来好大一摞呢,我得看到猴年马月啊!我心里暗暗叫苦。
这可是被孩子逼着优秀起来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