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再读《精要主义》。基本可以断言,这是一本将要改变我心智模式的书。以致我会后悔为什么现在才遇到她。
在我看来,经典的作品一定要能够直指人心,甚至一针见血。
《精要主义》的对立面,非精要主义者,并不是不上进、不勤奋、不努力的人群,如果是这样,他们难以获得成功就一点都不奇怪了。恰恰相反,他们是一群看起来非常努力却无法活动成功的人。“越努力就越挫败”的悲情故事,成了本书的底色,也是本书试图解决的最主要的矛盾。
首先,这种现象大量存在,绝非少数。甚至包括你和我。尤其打动我的,恰恰是因为书中“非精要主义”的很多想法和做法,正是我本人的真实写照。
全书的逻辑很简单清晰,只需要简单翻一下封底、目录、前言、甚至寥寥几张插图就不难把握。可贵之处在于,作者将三个阶段精要主义的探索、排除和执行,逐一解构,构建了完整的方法论体系,且几乎每个要点都辅以真实、生动、贴切并且专业的故事。这些故事本身都富有哲理和启发,单独成篇也足够精彩,本书却将其巧妙组合,形成一个逻辑严谨的有机体。
说说目前对本书内容的印象:
探索:区分无意义的多数和有意义的少数。本节的涵义一目了然,道理也不难懂,可贵之处在于给出了简单易行的判断标准。比如,如果不能肯定的说YES,那就果断说NO。“当我们丧失选择权的时候,别人就会替我们做出选择。”
我认为:一个客观事实是,人的时间精力有限,加之个体存在于社会的价值和功用,决定了我们不可能也完全没有必要去承担所有的事情——一段时间只能专注做一件事,这是客观存在,不随主观良好意愿或社会高度期待转移。因为“在现实中,接受任何一个机会都无疑需要你舍弃其他几个机会”P55。
同时,作者提醒到:淘汰非精要之事不仅仅是心智的训练,也是情感的训练。
P53在“模式三 取舍,我要的究竟是什么”的阐释非常精彩,作者对比了西南航空和大陆航空两家公司践行“精要主义”的路径。西南航空是主动的精要主义者和低成本战略的践行者,而大陆航空则是被动模仿、东施效颦,在现有模式基础上的修修补补,被称为“横跨战略”——采用了西南航空的一些做法,但仍然保留着原有的商业模式,所以运行效率不高,不足以支撑在价格竞争上获取的优势,以致不得不在其他方面降低成本,最终导致服务质量的下降。这个例子非常恰当的阐释了精要主义的关键所在,战略性和系统性,同时也证明了该方法的效用和价值。
P76“留出空间、阅读思考”作者强调,选择可读之书时,“要保证选择的书写于我们这个过度互联的时代之前,并且具有永恒价值即可。这样的书能够激励我们去颠覆关于‘何事最重要’的种种固有见解”。读到这里,不禁拍案叫绝。读书于我而言,根本就已经是习惯。但如作者所言,读“经典”之书,却已久远。细细想来,我们这个时代的书确实浸透着“功利”和“浮躁”。阅读具有“学习”的功效,更具有“净化人心、启迪智慧”的功用,而对于后者,恐只有回归经典才能实现。
P101-P114,作者花费相当篇幅,苦口婆心,只想说明白一件事“睡眠”。为什么如此简单的一件事、如此浅显的道理却让作者如此耗神?我只想说,当我读完这一节时,我也愿意花费不少于作者的时间和精力去告诉我的朋友们睡眠的重要性。这个时代,万物互联、信息爆炸,追求上进的人们将时间视为海绵的水、拼命的挤压,以致牺牲睡眠、牺牲健康也在所不惜,甚至引以为荣!这是我们传统文化使然,使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使然,也是处在转型期的焦虑和浮躁使然。我自己也是这样。所以有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