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弗大学教授瑟夫·奈提出了“文化软实力”的概念。他是这样解释的:“谦卑的强权,通过吸引别人而不是强求别人想要达到的目的,这就是文化。”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这个概念也让我有了一点思考。
文化能影响人,能改变人。文化是有一种强权力量的,但是态度上的谦卑会使这种力量变成一种影响而不是强求。所谓草蛇灰线伏脉千里,润物无声似有声的能量。
我们深知,我们的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根基扎实深厚。我们不仅要带给孩子全人类的文化,更要把中华民族文化的元素,从小就根植在孩子的心灵,让他们带着民族文化的自信和印记走向世界,成为优秀的世界公民,更是永远的中国人。它必定不只是形式上的,需要我们一步步去夯实。现如今很多校外培训机构的所谓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还是有待商榷的。
影响的核心来自潜移默化的能量,这种能量需要不断的行动和积累,需要时间去吸收和消化。这就需要小孩子忙碌起来,因为小孩子对忙碌也是有需求的。但现在大多都是“被忙碌”,而这种“被忙碌”很难带给孩子心灵上的养分。卢梭曾经有个精彩的判断:“误用时间比虚掷时间更可恶”。这让我同理到了“被忙碌”的可恶。
这个时代的父母都知晓“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口号不大对头,也都不喊了,可是那个念头却一直没有放下,所以口号变成默念,和念头以及当下的行动无比一致,但同时也都增加了一种无比焦虑的情绪,它让整件事情变得矛盾起来,且无解。于是就变成了随波逐流、自欺欺人。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让那些频频进入各种培训学习班的孩子去喜欢走进博物馆、图书馆、社区体育馆等等,让这些喜欢慢慢变成一种习惯,就是文化软实力的影响。我们也看到了这些文化设施在不断完善,期待进一步的更新迭代。
最后想说,教育也一样,是影响而不是管理。教育者要有着干净的智慧和谦卑之心,用文化铸就自己的心灵,完成自己的文化使命。我强则国强,国强则民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