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小脚
01
昨天刘哥在群里问了一个问题,他的原话是这样说的:最近公司要进行部门重新调整,也要裁员,我现在开始改变,还来得及吗?”
群里小伙伴有人回答说来不及,有人说来得及,也有人说来不来得及,全在于你。
确实是,很多事情来不来得及,全在于我们自己,在于想改变的决心有多大。
在知乎上看到过这句话,“种一颗树的最好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如果对过去发生的已无法改变,那就从现在开始抓起,把自己当作一颗种子,埋入土里后,精心的去灌溉。
正如王勃在《滕王阁序》里所说,“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只要有心,一切从零开始,没有什么不可能。
02
人最大的潜能是把不可能变成可能,这是优点,但人最大的缺点就是在一件事上不能坚持。
很多人喜欢把自己的朋友圈打造成一个高逼格的状态,各种晒图,时不时来几句生命感言,晒自己的生活状态。
我记得我朋友圈里起初有很多人都曾宣誓过,立誓要早起,立誓要开始减肥,一定要瘦多少斤,然后大家都来点赞。
在最开始之初,也确实能看到他们每天早起打卡,下班后去健身房健身的图片。
可是,隔一段时间就会发现,他们不再是每天发动态,而是变成隔几天发一次,甚至越到后面就再也没发过。
这样的人很多,一开始宣布自己有多大决心,但真正能一直坚持下来的很少。
但我们也会发现,反而是那些从不在朋友圈里高调宣誓自己要做什么,但一段时间后大家再见面时,突然发现人瘦了变漂亮了,或者是换了一份更好的工作,看着满满的自信。
这些人秉承着自己的个人风格,即“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他们从不吹捧自己的决心有多大,他们只会让你看到他们做的成果有多好。
03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古人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忘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上面三句话旨在比喻成大事者,要达到这三种境界,必须有目标有方向,成功从来不是轻而易举可得,必须坚定不移经过一番辛勤劳动,还要具备专注的匠人精神。
不劳而获从来都是海市蜃楼,在现实里根本是不可能存在的。
我昨天写的文章中有提到“安全感”这个词,而安全感一词在百度百科里是这样说的:
“安全感就是渴望稳定、安全的心理需求。属于个人内在精神需求。安全感是对可能出现的对身体或心理的危险或风险的预感,以及个体在应对处事时的有力或无力感,主要表现为确定感和可控感。”
安全感是人内心的一种需求,现在更多体现在人的事业和情感两个方面。
如果事业上成功的话,他们内心是满足的,反之会焦虑,会恐慌。如果情感上感情是稳定的,他们内心是幸福的,反之便容易患得患失。
04
改变的最终目的是要让自己变得更好。
我们从小到大都在不断学习,学习不同的知识,学习各种生活技能,而工作的最初目的就是要得以生存。
只有在解决了生存问题后,才会有更深层次的精神世界的需求,比如享受,享受度假,享受舒适的住所,享受浪漫的晚餐等等。
也许这些都是我们希望通过改变后能做到。所以说,改变就是为了能具备更多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是,道理听过很多,但依然过得不好一生的大有人在。
不是他们没有努力过,而是他们努力了但没有看到成效觉得那努力了又有什么意义呢?
努力了不一定有回报,这句话没毛病。
但是,我们可能往往会忽略一个问题,你努力了多长时间?努力的程度有多深?
我想可能没有一个人敢说自己比任何人都努力,不敢这样说,是因为我们都知道还有人比我们还要努力,是那种可以豁出命的拼劲。
还是那句老话,最怕的是我们误以为自己很努力,但比我们更优秀的人比我们还要努力。
我们只是看起来努力罢了。
05
我之前在一个公众号上看到过这句话,“如果你在某一个领域内没有坚持超过两年以上,那么你根本就不算是在努力做一件事。”
这句话很狠,也许会贬低很多人的努力。但它却也在说明一个事,你努力了但同时你还要坚持。
没有坚持的努力不一定会改变,但改变了一定是长期努力和坚持的成果。
那么,如果想改变就从现在开始,最终让自己成为光,并传播光。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