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课程人的社会职责何在
尽管新课程改革步履艰维艰,但终究会走向成功。凯洛夫教育的幽灵终究阻挡不了改革者前进的步伐。
一、是非曲直谁评说
教育是一个公共文化领域,教育的公共性决定了教育问题需要作为公共的论题加以思考和讨论。真理终究是越辩越明的。
如何解读“王钟之争”说?有人说,“这是个人意气之争”,不对。两者之间不存在任何个人恩怨。也有人说,“这是兄弟学校之争”,不对。王策三先生在《北京大学教育评论》发表的五万言书——《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反复强调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对立,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提法是错误的。
如何解读“功劳被劫”说?王先生接着又在他的这篇文章中语出惊人地说,如今新课程改革分化为“两股道”。一股道是以他为代表的“新课程派”,另一股道是他批判的“新课程理念派”。这种傲慢与偏见难道不就是先生所深恶痛绝的朕即国家的霸气么!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不仅凝聚了本土改革实践的经验,而且体现了国际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课程改革是在传承我国基础教育传统优势的前提下,借助学校课程的重建、课堂教学的重建、学校文化的重建,推进课程发展的一个漫长的渐进的历史过程。
(一)不要干扰改革方向
教育问题、学校课程问题是一个整体性的问题,需要整体的、全局的、专业的思考,也需要善意的批评和理性的响应。
(二)不要违背学术良知
课程改革的过程同时也是繁荣课程学术的过程,独尊一家的时代已经过去。
(三)不要污染舆论环境
创造一个立足国际视野、扎根本土实践的课程改革的舆论环境,是所有课程人特别是新闻记者义不容辞的义务。
三、风物长宜放眼量
在新课程改革进程中,围绕课程改革的问题,改革与反改革的声浪恐怕会持续改革的全过程。教育现象千姿百态而又千变万化,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可认识、不可驾驭。我们课程人唯有贴近世界学术前沿,贴近改革实践前沿,贴近学科重建前沿,才能真正持续地发出自己专业的声音,才能真正回应新时代“概念重建,课程创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