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成长共同体第二季“师生关系”的共读书。打开后,发现作者写作的主要对象是父母,但对于帮助我们教育工作者去理解青春期及青少年,也有重要的价值。北大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苏彦捷教授说——
一个关系中的问题在陷入僵局时,只有强势的或者说处于优势的一方先做出改变,破局的可能性才更大。因为相比于弱势的一方,优势的一方往往各方面会更加成熟,更容易理解和找出问题的所在。
所以,在师生关系中,我们可以先做出理性的改变,我们可以去引导和指导家长先做出观念和行动上的改变。
【引言】青春期有好的一面
青春期并非注定是一个困难时期。好孩子不会在青春期突然变坏,其中,同伴压力的罪恶被高估了;家庭解体的作用被夸大了。
当父母认为青少年都会变坏的时候,他们通常会让孩子变坏。那些认为所有青少年都有问题的父母,会忽视孩子遇到的困境,而这些困境才是值得父母关注和立即着手解决的问题。
青春期持续的时间比以往更长
过去,青春期作为一个心理阶段是指大约13到18岁。现在青春期被体现至10岁(因为性发育的时间提前了)并延伸到20多岁(因为个人在经济上依赖父母的时间变长了)。
当青春期遇见中年期
中年父母的许多复杂情绪都是为了回应青少年的独立成长,或者至少是由于父母自己与中年危机的对抗而加剧的。
几点建议——
确保你对为人父母有真正的能让你感到满足的兴趣。
不要从情感上脱离你的孩子。
对你的孩子的青春期的变化保持积极的态度。
不要以为你的孩子是在针对你。
不要害怕与你的配偶、伴侣、朋友甚至专业的咨询师讨论你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