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主办方举办的这次漂书活动,让我有机会拜读沃尔夫顿和夏皮罗教授合著的《戒瘾》一书。与国内艰涩难懂学术著作不同的是,这本书可读性非常强,全书充斥作者的自我袒露、真实案例以及深入浅出的解释。我并非戒瘾工作者,没有接触过现实中的成瘾者,也不清楚成瘾感觉究竟如何,成瘾者的人生又是怎样的。这本书让我窥见“瘾”的世界以及如何帮助成瘾人士。
我留意到书中的两个词:“逃避”和“接纳”。成瘾者上瘾的原因各不相同:他们有的因为创伤,有的因为年少好奇而尝试,有的因为压力、焦虑,也有的因为自身生理基础易成瘾,渐渐走上成瘾之路。我隐隐觉得,成瘾大部分的缘起都有着“逃避”的影子。
为何要“逃”?因为现实太苦痛,成瘾者逃避的是他们难以直面的现实中的痛苦。有成瘾者因为客体关系恶劣或早期人际交往创伤等原因,难以与人建立良好的关系,转而去与物建立关系。因为物质不会背叛,不会伤害他们。与其说成瘾者依赖物质,不如说他们依赖物质带来的感觉。这种“逃避”让他们感觉到“安全”。对于毒瘾者来说,他们离精神世界离无忧无虑的乌托邦只有几粒粉末的距离;一根烟就能让烟瘾者焦虑的心情得以平复;一盒冰淇淋就能让食物成瘾者的“日子好过一些”。往往可悲的在于,人们想通过利用物质来抚慰自己、逃离生活,但最后却被物质所控制,这种与物质建立的关系也发展成物质占了上风,人们难以仅仅通过自己的力量来摆脱。
看完这些,我不禁细级恐思,反思自己日常生活中的种种行为。我想,我一不开心就吃吃吃,是不是有食物成瘾的危险呢;我一离开手机就焦虑,是不是对手机依赖呢;购物能帮助我舒缓心情、减压,而且我明知购物会使我愈发囊中羞涩,但付款那一刻的爽感还是让我倍感幸福。这些行为,是否就构成成瘾呢?或者,可能发展成成瘾呢?这让我感到恐慌。
如果不“逃”,面对痛苦我们该如何是好呢?有人曾跟我说,人生的苦痛太多,“逃”并无可厚非,如果逼迫人们直面痛苦,未尝不是一种残忍。人生有痛苦并不可怕,谁的人生没有痛苦呢,可怕的是深陷在痛苦的泥沼之中,无法自拔。逃避的可悲就在于,即使逃了,问题还依然存在。首先,矛盾没办法通过暂时的逃避来解决,无论是亲子关系、朋辈关系之间存在的问题,还是自己没办法走出心理伤痕,简单的逃避都难以让这些问题得到缓和。其次,逃避可能会滋生新的问题。有时候,我们感觉到痛苦是因为我们没能全面地看待一个人、看待一件事。比如,我们看到了父母的强大因而不能接受父母的不完美;我们认识到了自己的无能为力,却没看见其中自己的潜能。这种情况下,即使我们逃离到一个自己认为安全的区域,后期也可能因为期待与现实不符而感到更痛苦。最后,痛苦有时来源于我们的幻觉。现实并没我们想象得那么可怕,相比于逃离,我们的行动会带来改变的可能性更大。 再说接纳。我发现在不少的案例中,成瘾者其实是认识到自己成瘾的问题的,但是他们不愿承认。一方面,成瘾者认为“瘾”是不好的,所以他们认为一旦承认就等于承认了自己不好,而他们不愿接受这样一个“不好”的自己。另一方面,承认自己的成瘾问题会给他们带来更大的痛苦会让成瘾者重复他们的成瘾行为。
成瘾者无法接纳自己,一来是因为他们无法全面地看待自己。成瘾者把“瘾”和自己割裂开来看,认为“瘾”是不好的,所以自己就是不好的。但却没意识到,“瘾”只是自己的一部分,成瘾者难以看到自己的其它优势,也难以看到自己还能戒瘾的潜能。二来是因为成瘾者缺乏关于成瘾的知识,如果他们能够了解到成瘾产生的生理机制等知识,成瘾者就会知道成瘾不是他们自己的错,是多方面的因素导致的。比方说,有些人的体质先天容易成瘾,一旦接触成瘾物就有较大的可能导致成瘾。此外,成瘾者可能缺乏社会支持,缺乏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让他们遇到困境时无法得到他人和社会的支持、帮助,转而依赖于物质。这不能完全归咎于成瘾者本身,但许多成瘾者因为没有接受过相关的教育,而陷入到深深的自责当中。
成瘾及预防复发是全世界面临的难题。希望更多人看到这本小书,了解成瘾与戒瘾的知识。
写于2015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