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港珠澳跨海大桥建成通车后,由于对通行车辆的条件有要求,导致车流量过小、使用率过低等问题,每年还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维护。
那么怎样来提高这座让国人引以为傲的大桥就成了社会关注的问题,本文列出了两种方案:
方案一、新建深港西海岸高速, 线路自深圳前海月亮湾大道引出,以海底隧道方式穿越深圳湾,之后以桥梁方式沿着香港屯门区的烂角咀到踏石角,再以隧道方式下穿海底,最终在蓝海豚岛与港珠澳大桥互联互通。
方案优点:
1、该方案不涉及居民区,规划设计相对简单;
2、新增深圳-香港的公路通道,增强香港与深圳前海的互联互通。
方案难点:
1、投入资金量大;
2、由于是跨海工程,海底隧道,海上大桥等施工难度大,工期长。
方案二:改造现有深圳湾-屯门-香港机场通道,通过对现有道路改造、增加出入关口,使此通道符合大陆和港澳车辆均可通行的需求。
优点:
1,在原有通道进行改造,不用新建主通道;
2,投资相对较小,改造周期也小。
难点:
1,多处处于居民区,沟通协调难度大;
2,改造通车后新增大量车流通过该通道,加之原有的车流,可能导致该通道大量拥堵;
3,由于需要满足大陆车和港澳车同时通行的需求,又要满足只能港澳车进市区的要求,设计复杂度可能比较高。
以上为个人观点,期待大家多多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