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竹还要从我爷爷说起,小时候每次吃饭总能闻到一股股清香的味传来,大米中夹杂的清香 ,总是令我心旷神怡,每每这个时候,我总是会带着万丝的不解看着爷爷,爷爷似乎读懂了我那迷惑的小眼神,然后给我揭开了谜底,爷爷说:“那是因为蒸饭时是用他采编的竹筒蒸的,因此竹子里散发出来的味道也附在了米饭当中与米饭融为了一体,从那以后我对竹子就有了一种说不清的钟爱,常常缠着爷爷带我去见见那神奇的竹子,感受一下竹的美。
一次午睡醒来后,爷爷说他要去剥竹笋,叫我和他一起去也是为了满足我一直以来的渴望,来到竹林地,我的眼前一亮,这么久的期待一下子浮现在眼前,首先看到的是一片绿绿葱葱的叶子,时时散发出生机勃勃的盎然,还有那挺直腰板的笔直竹竿,恰似战场上的军人,临危不惧,奋勇杀敌。然后我看到了爷爷此次来的目的 ,那就是竹笋。破土而出的竹笋,直指云天,所谓“清明一尺,谷雨一丈”便是对它青春活力和勃勃生机的写照,爷爷将竹笋一一撅出,然后提着他的蓝子,便叫我回家了,走的时候我依旧恋恋不舍,时时转身观望可还是被爷爷拉走了。
回到家中,久久回不过神,靠在窗前我的脑海中还是那一片竹林,我感叹着它那坚韧的精神,那一个一个的竹节,细细长长的竹叶,一年四季常绿,哪怕在艰苦的破岩中,也能顽强生存,不求索取 只有奉献。同时它还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爷爷平时做的筷子.椅子.背篓.竹席都是用它所编制的,闲暇时爷爷还会用它做一些小乐器,比如什么竹笛.有笙.葫芦丝呀……竹子全身上下都是宝,它是一种价值性很高的植物。
竹在我的记忆中可谓是美妙绝伦啊!古往今来,历代文人对梅花不知倾注了多少情,南宋诗人陆游的“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的佳句”把梅花推到了群芳之首,然而,梅必竟有“花”而竹呢?她既有梅花迎风霜雪的坚强品格,更以文静.高雅.高风亮节.乐于奉献的美德给人留下完美的印象。我爱竹,崇拜竹,不仅是因为小时候爷爷将竹给我带来的影响,最主要的是我欣赏竹那万般风情给人以艺术的美感以及那自然天情和独特品格给我带来的人生启迪和人格力量!
一场春风带走了冬季的寒冷,如今记忆中的竹早已被时代的变迁所掩埋,再次回到爷爷的故乡,再也找不到那竹的痕迹,但我心中的竹依然在那儿挺立着,就如一首无字的诗,一曲奇妙的歌,延绵不断的续写着我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