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3,打卡
今天孩子还是没做作业,放假已经一个月了,暑期作业才完成了4/1左右,我的计划是1个月完成。可是这不是我的假期,暑期里的心态一直算是很放松,没管,像风筝一样一直放。心想着也该收一收了,自律不行还是他律吧,自律需要一个过程,自信心的培养,目标的设定。结果,不谈学习还好,一谈到学习,一路上上絮絮叨叨,果然一个唐僧再现。到家开始做体育作业,也许是很久没做了,我内心充满了不满。看到开合跳动作前后幅度大就又开始啰嗦,期间孩子说了一句“不能等结束再说嘛”这时才意识到又进入情绪的怪圈了。也想到了陈老师和小丽说的“任何抱怨和情绪的背后是没有被满足的需求”我那么希望孩子把书读好,一方面是为了孩子以后能有更多的选择,一方面也是为了自己(自己为了孩子换了学区房(其实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自身的原因)不希望最后孩子读书成绩还不如人家一个没换的,这样以后在亲戚,朋友面前就会很没面子,也就会印证了我之前的决定是错误的。(自信心不足)这可能就是我内心一提到学习就想让孩子努力努力努力的深层次的原因吧。这一股情绪真的很强烈,只要涉及到成绩,不管是体育还是文化课,都很难受,这肯定不简单,肯定还有更深层次的东西在里面,孩子成绩差印证我的决定错误,大大降低成就感和价值感)。还好有陈老师的话在耳边,“以后不要再用情绪控制孩子了。”晚上睡觉之前和孩子一起讨论一下明天的目标和遇到事情处理的方法。一开始孩子看到我严肃很紧张,慢慢地我松下来了,和孩子说“你是不是很紧张?我这是严肃”,孩子告诉我“我怕你突然说话很大声。”。我和孩子说“我现在不大声说,你等我大声说了再紧张来得及吗?”孩子也一下就松了,最后成功地讨论了目标和遇事解决办法。
今日认同:
认同了孩子体前屈做得棒,姿势标准。
认同了孩子积极组织、召开家庭会议。
认同了孩子想要完成作业的心。
认同了孩子情绪控制得好,提醒了一下后就能好好和妈妈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