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奴”的特点是:凡事依从孩子,只要孩子高兴就好
“爱奴”的特点是:要无理由爱孩子。爱奴”思维的父母是用爱绑架自己。爱不是无底线的付出,
如果真的想让自己的孩子好,父母首先得有自己的人生,得让自己活得好。什么是活得好?不是世俗的拥有大量金钱或者事业的成功,而是努力追求自己的生命价值。因为只要按着自己的意志,即使遭遇各种挫折、坎坷,都会依旧无怨无悔。注意,追求自己的生命价值的前提是不绑架别人的生命。不是为了孩子才认为自己活得有意义。只有让自己的生命有了分量,才能帮助孩子看到生命的真相。
爱自己是前提
父母在行使职能时一般通过三种任务模式和九种实现角色来完成。三种任务模式即保障、传递、激发。九种实现角色分别是保姆、保镖、朋友、教练、教师、导师、助手、观众、对手。
感恩教育不能功利。恩主情结”是一种由于对他人付出了情感、金钱等支持,于是产生了一种希望别人给予报答的主人心理,通常表现为一种恩赐他人的优越感。
好父母要遵循三个“三”、两个“四”
父母的职能就是负责孩子生命品质的全面发展,并为孩子进入社会提供足够的支持与保障。
生命品质有三个维度,即生命健康、生命智慧和生命价值。具体到孩子的成长分别是“为生之道”“为学之道”和“为人之道”。
四个法则:开展法则、实现法则、评估法则和自省法则。
教育虽然不能保证孩子不出问题,但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孩子问题过多。
对于父母来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帮助孩子获得“追求幸福”的能力。
孩子不听话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孩子能力具备,态度不足,即“有能力没态度”;“孩子要——父母不给——孩子哭闹——父母妥协
二是孩子态度端正,能力不足,即“有态度没能力”;把话说明白,孩子才不会摸不着头脑
三是孩子不具备能力,态度也不端正,即“没能力也没态度”。再一再二不可再三,批评教育要分开
首犯要说理。重犯要约定。再犯要惩罚。
学会倾听!听孩子讲得越多,了解的信息就越全面,就越能做到心里有数,也就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三种说话方式,将关闭孩子内心明灯
第一种:态度强硬,独断专行。缺乏理解、尊重、信任的爱,带来的只有痛苦和窒息,表现在孩子身上,就是逆反、厌倦和逃避。
第二种:内容空洞,重复唠叨
第三种:缺乏技巧,无视原则
好的父母不是绝对的主导者,而应是一个指引者、朋友、盟友,解决问题的关键不是父母知道怎么做,而是让孩子知道怎么做。
父母对孩子最要不得的六种口头禅
命令式:“赶紧先把作业给我完成了……”把孩子的作业、练习等都称为“我的”或“给我……”,作业成了父母的,功课也成了父母的,如“把作业给我完成了”
责备式:“你怎么越大越……”
警告式:“别跑,会摔跤的!”得要把安全帽戴好”这样具体的提前指导。
欺骗式:“我只是逗你玩儿”
比较式:“你怎么就不能像人家××那样呢?”
嘲讽式:“我刚才是怎么跟你说的?”
亲子沟通必须要建立在个体独立的基础上,如果父母不认可孩子个体的独立性,那当孩子面临问题甚至出现问题时,父母是无法帮助孩子解决问题的。
第一,夫妻要建立共识。
第二,要有一套标准和规范,即家庭要有契约。
1 孩子烦恼没人听?问题比想的更严重
学习时间久,作业多,孩子其实也很苦
第一,学习过程相对漫长,孩子觉得实现梦想遥遥无期。
第二,作业繁重过量,孩子没有放松的余地。
认识不到学习价值,作业就是“压力山大”
没有目标,孩子就不把学习当回事儿.找到人生目标,学得好,更有奔头儿.有了明确的目标,人更容易获得走向成功的热情,而在达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如果再有一些启示或奖励,人们的耐心和热情会更足。
目标诚可贵,方法价更高.帮孩子确立的目标要明确。
“立长志”还是“常立志”要因人而异。
为孩子制定的目标要有阶段性。
将目标分类。学习的目标可以分解为知识型目标、技能型目标以及人格型目标。
正向教育法:告诉孩子,做个好学生值得骄傲首先,和孩子沟通,给孩子灌输“职业”的概念。
其次,要同孩子做约定,培养孩子的契约精神。
被“安排”的计划,被掩埋的人生中国的孩子普遍计划能力差,原因主要有两方面。第一,中国现行的教育教学模式缺乏培养孩子规划能力的土壤。
第二,中国父母处理孩子问题时采取“大包大揽”的作风。
1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
自我管理:孩子学习的必经之路
2 学科无优劣,找对学习方法是关键
3 提高听课质量,一半功劳在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