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仁者爱人,仁就是心之本体,是生生不息,是根,可以开花结果,是从爱自己开始延伸到爱身边的人,是推己及人,仁爱是源头,会有源源不断是生命力。
兼爱:是发用,是结果,就如没有根的大树,既然没根就不能生生不息,既然不能生生不息,说明就会有消失或者结束的时刻!
凡事要从本源出发就能看到本质,看到真相。今天早上在听课的时候,一个妈妈抱怨自己初中生的孩子不好好写作业,做事情没有动力,给孩子报了别的老师的成长课,孩子懒洋洋是也不想去,去了早上叫起床孩子也不起。后来老师让妈妈互动,背起了旁边一个和妈妈体型差不多女人(妈妈体型稍胖),结果妈妈还没走一会儿就累的气喘吁吁,大汗淋漓。后来在老师的解读下,妈妈把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背在身上,所以会感觉到累,但也从未想着放下自己后背上背着的东西。
妈妈是独立的,孩子也是独立的,面对死亡,即使你再爱孩子,你也会孤独的走,而不会想着把孩子也一起带走。所以,我们要让孩子学会独立,学会孤独,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就是从本源出发,自由孩子的自驱力被激发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变化与改变。
每一个妈妈都是爱孩子的,我们要让孩子用生命带动生存和生活,而不是生存带动生存!
我们要真实地,不自欺地,切切实实地对自己用克己的功夫,而且功夫不间断,在这个过程当中就能理解体证天理的精微,照见私欲的精微。
墨子讲的“兼爱”是没有亲疏远近的区别,这样就等于把自己的父子兄弟与陌生人同等看待,这样一来仁爱就没有了发端之处,不能发芽,便知道它没有根,做不到生生不息,又怎么能称之为人呢?孝顺父母,尊敬兄长,是人的根本,人就是从这个根本中生发出来的。
在《孝经》中说:“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为之悖礼。”所以人还是有分别心,对自己家的父母永远要比别人的父母更好,这就是人性。所以墨子说的“兼爱”相当于没有根的的树。
今天和兄妹俩收拾屋子,儿子负责把垃圾送到楼下。纸箱子和瓶子我交代他直接送给楼下的爷爷,其他东西扔到垃圾箱里面。儿子刚开始也不情愿,大热天一趟趟往下跑。我告诉他收拾屋子就这样,虽然不使多大的力气,但是很繁琐,妈妈也不想收拾。人与人的区别就是不想干但干了,所以结果和命运完全不同。后来儿子也不再有情绪了,一趟趟的往楼下扔垃圾(平时不舍得扔掉的东西也都收拾收拾打包一起扔掉)。
我反省让姑娘收拾的时候我的话有些太多,总是不停的催促她,导致姑娘带着情绪收拾,我总想让她跟着我的节奏赶快收拾完了,但忘记了孩子有孩子的节奏。
后来我也是有了情绪,好在娘俩沟通后,姑娘一边哭一边说:“我收拾的时候妈妈就在边上不停的叨叨,我就不喜欢那样,我累了休息一下都不行吗?”
想想姑娘说的也对,换位思考,自己收拾的时候也不喜欢别人在边上叨叨,于是我给姑娘道歉之后两人继续收拾书柜,整理放假前从学校拿回来的东西……~
孩子不想收拾屋子不等于他们没有收拾屋子的能力,只是要教给他们怎么收拾并告诉他们不管干什么,耐心和沟通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