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刚刚落下序幕,语文作文的热度甚嚣尘上。作文的前情提要是夹带文言文的历史故事。如下: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属于我们2019级的高考俨然成为过往,明明才过去了一年,从自己的感受来看却觉得好像过去了许多年。可能是高中和大学的形式太过不同,又或许喜新厌旧是我的本能。那么现在就让我通过这次的高考作文回顾一下往昔吧。设身处地地想一下,自己是这一届考生的话,又会如何思考,如何动笔描绘呢?
题目叫“知人善用,心怀大义”。然后写开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有才能的人很多,而善于用人的却很少。原因在于什么呢?很多人目光太过狭隘,不能发现人才,又或是嫉妒心太强,不想要承认那些人比自己更优秀。所以才会导致人不能尽其才。鲍叔有从龙之功,匡扶之能,在小白当上齐桓公必会受到重用,身居高位。而他做出的举动让许多人不解,他举荐了管夷吾,自己甘居人下。因为他明事理,知道以自己的才能不能促使国家更加的繁荣昌盛,大公无私地为国家输送人才。他希望那个国家更加强大,希望人民更加美好幸福。
然后就是有几个中心的分论点,可以从怎么去做到知人善用,知人善用需要什么等来写。最后就是要用名言来结尾,呼吁大家或者给人启示。比如:我是地球的朝圣者和陌生人,不知道从何而来,也不知道往哪里去。我们需要对生活有敬畏之心,我们来到世间是有任务的,为了人能尽其才,物能尽其用。
突然感觉高中时候厌恶的作文套路却在不断地影响着我,让我在往后的写作中也是离不开它。我有点想说:套路,我爱你!高中时候的生活早已远去,成为记忆中的一部分。不必惋惜,未来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