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渣型
A,男,外貌一般,身高硬伤,上课迟到,每次进教室还要提着一袋小笼包,永远坐在教室的后几排,学习成绩倒数前十,大三时翘课次数明显增多,即使到课也公然对着电脑。但当大家还在学校漫不经心的学习理论时,他已经开始在各个报社实习,课余时间就拿着单反在学院装逼,直到有一次,我们看见本市日报的头版头条刊用的是他的照片,顿时不苟言笑。大二时随实习单位去厦门出差,回来给全班每个宿舍带了一盒馅饼,令大家刮目相看。大三时,和两个志同道合的同学在学校创业园开了一家摄影工作室,为学长学姐拍了大量创意十足的毕业照,并在网络上代表本校和其他高校的创意PK。大学四年,他待在学校的时间很少,却走过了本市十几个县镇,实习过的报社,类型不一。
学酥型
B,男,外貌一般,品味不错,是我们班仅有的打扮能入眼的男生。之所以是“酥”型,是因为他学习上看起来挺像样,其实一碰就是渣,所以一开始并未受到大家的关注。他和所有大学生一样,积极参与各种学生团体,进了自律委、学生会,之后的每年步步高升,从学生会委员到部长,再到主席团成员,直到大二做了新生班助,越过班级选举直接被院系推选为预备党员,他才渐渐进入大家的视野,成为了宿舍卧谈会的谈资。
学霸型
C,女,外柔内刚,我们班每年国家励志奖学金的包揽者,英语六级考了两次,当然,第二次是去刷分的。大二,当大家都享受着非考试月的悠闲时,她报了导游资格证,每天抱着和字典一样厚,比字典还要大的书狂背,果断拿下了它。大三下学期考研,一年后高分通过初试,复试准备期间,各种带团挣钱,过着令所有毕业狗羡慕的生活。
这三个人,是我大学四年下来最羡慕、最嫉妒的人,当然不会去恨,因为我只会恨自己,路是自己选的,跪着也要把它走完。
大学四年时光,享受可以过得很快,奋斗也可以过得很快,你可以有N种选择,但只有两种结果,安逸or奋斗。二十出头的年纪,选择奋斗是不晚,但在应该奋斗的年纪选择安逸,相比之下,就晚了。马克思说的“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不是什么高深的哲理。你以为图书馆坐在你对面的学霸是仅仅是静静的坐在你对面?北上广深,仅仅是中国四座岿然不动的大都市?看似不动,实则波涛暗涌。对面的学霸,眼睛每扫过一个字,万千思绪加上数亿的脑细胞就在飞快的运转,疯狂的汲取知识的养分;北上广深,每一天都是车水马龙,摩肩接踵,每一秒就有一个人从这家公司跳到这家公司,没有人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是我第一句真正读懂了的经典,而读懂它,我用了二十多年,且躬亲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