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没八千,不如摆地摊
十年打工一场空,三年摆摊成富翁
工作不好找,地摊搞一搞
摆地摊火了!
伴随着山东烟台一家麻辣烫火遍全国,克强总理提出的“地摊经济是人间的烟火,是中国的生机”,让地摊和经济搭上勾,瞬间变得高大上。一时间,仿佛大半个中国的年轻人,都找到了自己的职业理想。很多人开始蠢蠢欲动,准备加入摆地摊的大军。对于每一个有着白手起家梦的都市青年来说,这是他们离入梦最近的时刻了。想当年,柳传志、周鸿祎、马云,不也是从摆地摊做起的么,说不定你就是未来的商业帝国之星。
一时间,地摊经济刷爆朋友圈,
朋友,如果你已经准备开着五菱地摊车投入地摊大军,出发之前,冷静一下,问问自己,我准备摆个什么摊?
最近这个问题,我问过身边很多朋友,如果你去摆摊,你准备卖什么?最初很多人都不以为然,觉得这么多品类,随便卖什么不行。往里深思就会发现,虽然有人靠摆摊致富,甚至成为网红,但仍然有大多数人成为默默无闻的浪花,被无情地淘汰在残酷的竞争中,而他们的败局在他们最初给自己定位的时候就决定了。
我家楼下原先属于广场舞大妈们的场地,最近占满了各种各样的地摊,各具特色的灯光招牌、此起彼伏的音乐和吆喝声,无一不在博取顾客的眼球。连续逛了几天,我发现有一个摊位上总是很热闹,这个摊主卖的是一些常见的日用品,每样东西一般不超过10元,没有大件物品,携带方便,路过的家庭主妇们总会停留下来,带些东西走,摊主一晚上忙得不亦乐乎,观察一番,我从心里感叹,这个摊主是有大智慧的!我们这周围都是小区,而且以居家生活的人为主,晚上都是拖家带口出来纳凉遛娃,最适合买一些日常生活用品,但是又好携带,便于接着遛娃,因此在他的摊位上,做出购买的决定很容易。
小小地摊,也可以看作是一个创业项目,要运营好这个地摊,我们需要用产品思维去思考选品问题,这本《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2.0》中提到对客户需求分类的思考,对于我们选准自己的产品定位非常有帮助。
► 第一种深度——观点和行为。表面能听到、能看到的东西,一般是通过用户怎么说、怎么做直接表现出来。如果只到这个层次,是做不好产品经理的。
► 第二种深度——目标和动机。用户为什么这么说、这么做?如果能找到目标和动机,会稍微好一些。但相对第三层,这里还是要实在一些。比如,用户说希望开始每天健身、跑步,目标是减肥。再往深层挖,其价值观层面的需求可能是为了在朋友面前呈现出积极向上、健康的自己。
► 第三种深度——人性和价值观。最底层的,最稳定的需求,人类社会诞生的千万年来,基本上没怎么变。如果能把需求挖掘到这个层次,就找到了产品最本质的用户价值。
这三种深度的需求层次,印证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第一种深度的需求,停留在普适、刚需、工具化的层面,大多数的摊主都能满足到客户的这个层次,因此如果你对产品的思考仅仅停留在这里,那么你就是成为分母的绝大多数。比如你看到隔壁老王卖日用品挺火的,每个家庭都需要买,这是个刚需,然后你也去卖日用品,那么你就是只看到了第一种深度的需求。
继续往下,第二种需求到了客户的目标和动机,比如逛夜市,有的人是晚饭后出来散步,顺便买了店零碎的小商品;有人喜欢逛网上的热门商品,再到夜市淘淘有没有性价比高的好货;有人把逛夜市视为一家人一起聊天、增进感情的机会,到这里,不同的客户目标和动机开始不一样了,那么你的选品,满足的是哪一类客户的需求?
到了第三种深度,人性和价值观的出现,就有了更多的细分。比如把网上和线下进行对比的人,可能是一位省钱的妻子,她觉得自己应该是一个勤俭持家的形象;有为了省时间的职场人,白日里来去奔波,夜市能最快速度满足他的需求,把时间用来打拼;也有不方便出行的老人,去远一点的商场需要麻烦子女,在夜市上买回一些家里用的到的东西,他能获得一种自尊。如果你用产品经理的思维去考虑自己的选品,你可能就会仔细去思考,怎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各种需求。
地摊经济虽然是风口,但过往的风口都说明,并不是所有的猪在风口上都能飞起来,要想飞得高飞得远,还得自己用心经营。就像这本书的书名,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用产品运营思维去经营你的生活和工作,你的摊都能摆成网红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