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又是颁给了行为金融学家,通篇讲得都是非理性。我总想不明白为什么经济学奖总是颁给那些对经济学基本假设否定的那些人。那些人有个最大的问题就是他们的理论是两头堵,人既可以理性也可以非理性,那所有人的行为都可以被理性或者非理性解释。行为使人受到损失,就是非理性,行为使人获得利益,就是理性,但是这只能在事后解释,在事前却不能够预测到。但是因为他永远不会错,所以这样经济学沦为了宗教。经济学是科学,科学需要可证伪性,所以如果经济学研究需要科学性的话,就一定不能沦为永远都正确的宗教。所以经济学家要么承认人是理性的,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理性人经济学,就是现在主流的经济学,要么承认人是非理性的,在此基础上建立非理性经济学,但千万不要鼠首两端,那样经济学就是套套逻辑,就是宗教。所以从这一点可以看出理查德·塞勒并不是个靠谱的经济学家。
但是他的助推理论在实践操作中确实奏效了啊,这种反驳其实不值一提。不久以前大多数人们都认为重的物体会先落地,这个理论也确实在现实生活中奏效了啊,但是拥有现代科学常识的人知道,这是错误的。因为他只能解释在有空气阻力的环境里的情况,不能解释在真空中的情况,如果要解释真空的情况,就需要牛顿力学的相关理论,而牛顿力学的理论不仅能解释真空的情况,一般情况他也能够解释,这样在这两种理论里面我们就选择解释力更强的牛顿力学理论。所以错误的理论在现实里可能也奏效,但是那毕竟不是正确,如果一直使用下去一定为被现实给推翻的。
所以助推的理论是一定会被现实推翻的,而且甚至在《助推》这本书中他自己就已经推翻自己的理论。那就是他的每一个例子并不是改变了所有人的行为选择。而且在公共领域,助推的效果就远远不如在私人领域。因为助推的本意就是通过改变选择的环境,或者机制来促使人们改变原本的选择。比如在男性小便池上雕刻一只苍蝇,减少尿液外溅。在学生食堂里把蔬菜水果放在容易拿到的地方,把薯条放在不容易拿到的地方。但是一定人对这些讨论不感冒,有的男性会故意不瞄准,或者小便的时候看手机,而那些蔬菜过敏的学生哪怕你放的全是蔬菜,他也一定选择宁可让爸妈做好午餐。所以助推能够起到效果的只能是那个人本来就愿意做的事情。
而且我觉得如果一个人了解有关于助推的相关知识,他还会任由自己的选择被人操控么。不要把人当傻子,而助推的本质就是把人当作小孩来哄,哄人孩子玩很容易,哄孩子学习干活,就太难了。所以要让别人做你认为正确的事,关键是两点。 一、让他愿意做这件事。二、降低做这件事的麻烦。助推做到了第二点,但是是在第一点已经解决的情况下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