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资治通鉴 晋国
发现一个小问题:晋出公到底是哪年挂掉的?
按百度百科晋定公词条,晋出公死于公元前457年。
按百度百科晋国、晋出公、晋哀公等词条,晋出公死于公元前452年。
这下尴尬了,应该依据哪种说法呢?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呢?
唉,没办法,只好自己去寻找答案。经过查阅资料,终于搞明白了。
第一种说话的依据是《史记》,据《史记·晋世家》记载:
哀公四年,赵襄子、韩康子、魏桓子共杀知伯,尽并其地。
可以确定,“赵襄子、韩康子、魏桓子共杀知伯”发生在公元前453年,由此推之,晋哀公元年是公元前456年,那么晋出公应该死于公元前457年。
第二种说话的依据是《竹书纪年》:
竹书纪年·周·贞定王
十六年(晋出公二十二年)
十七年,晋出公薨,乃立昭公之孙,是为敬公。
十八年(己丑,晋敬公元年)
贞定王十七年就是公元前452年。
这下子麻烦了?到底听谁的?
按唐代司马贞撰写的《史记索隐》记载:
《史记》:出公奔齐,道死。故知伯乃立昭公曾孙骄为晋君,是为哀公。
【索隐】:按,赵系家云,骄是为懿公。又,年表云,出公十八年,次哀公忌二年,次懿公骄十七年。纪年又云,出公二十三年奔楚,乃立昭公之孙,是为敬公。系本亦云,昭公生桓子雍,雍生忌,忌生懿公骄。然晋、赵系家及年表各各不同,何况纪年之说也!
看司马贞的意思,晋世家、赵世家、竹书纪年这几个都不太靠谱,应该是各诸侯国历法不同造成的。从中也可以看出,晋国国君确实不受重视,一国之君,竟然沦落至此,只能感叹世事无常。即使有国君的名分,没有与之匹配的实力,依然会被无视。
当我看到“贞定王十七年”和“晋出公十七年”时,我个人的感觉是《史记》有可能搞错了,把“贞定王十七年”当作了“晋出公十七年”,不过,这只是一种猜测,需要进一步考证。我之前写的文章是依据的是第一种说法,所以,本文暂时还按《史记》的记载吧。
晋出公十七年(公元前458年),智瑶联合赵氏、韩氏、魏氏三家,瓜分了中行氏、范氏的封地。四卿都得了好处,其中智氏得到的好处最大。智氏快速增长的实力,点燃了智瑶的野心。
按《资治通鉴》记载,智瑶独掌大权之后,向韩、魏、赵三家讨要封地,韩、魏两家答应了,赵氏没有答应。
智伯请地于韩康子,康子欲弗与。段规曰:“智伯好利而愎(bì固执任性),不与,将伐我;不如与之。彼狃(niǔ因袭,拘泥)于得地,必请于他人;他人不与,必向之以兵。然则我得免于患而待事之变矣。”康子曰:“善。”使使者致万家之邑于智伯,智伯悦。
段规评价智瑶贪图利益而且刚愎自用。从智伯的种种表现来看,这个评价很中肯。由此可以知道,当领导很不容易,这个分寸很难拿捏。如果没有主见,就会像智宣子一样难成大事、碌碌无为;如果太有主见,就可能像智瑶一样自以为是,不听别人的劝告,最终害人害己。
可是性格这个东西,真得很难改变,尤其是成年人,改变性格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时也?命也?运也?”性格使然也。
又求地于魏桓子,桓子欲弗与。任章曰:“何故弗与?”桓子曰:“无故索地,故弗与。”任章曰:“无故索地,诸大夫必惧;吾与之地,智伯必骄。彼骄而轻敌,此惧而相亲。以相亲之兵待轻敌之人,智氏之命必不长矣。《周书》曰:‘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主不如与之以骄智伯,然后可以择交而图智氏矣。奈何独以吾为智氏质乎!”桓子曰:“善。”复与之万家之邑一。
“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这句太经典了,太祖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里将其演变为“将欲取之,必先与之”。然后,我很较(dan)真(teng)地跑去考证出处,结果是——没找到。
《周书》应该是指《尚书·周书》,我把《周书》30篇誓、命、训、诰挨个看了个遍,眼都看花了,也没有找到这句话。
什么情况?求助百度大神,刨根问底。
据《汉书·艺文志》说,《尚书》原有100篇,孔子编纂并为之作序。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颁布《焚书令》,原有的《尚书》抄本几乎全部被焚毁,现在看到的《尚书》是后人重新整理的不完全版。
原来是始皇帝惹的祸,我看到的只是《周书》残本,不全,看来是没有机会考证出处了。
智伯又求蔡、皋狼之地于赵襄子,襄子弗与。智伯怒,帅韩、魏之甲以攻赵氏。襄子将出,曰:“吾何走乎?”从者曰:“长子近,且城厚完。”襄子曰:“民罢力以完之,又毙死以守之,其谁与我!”从者曰:“邯郸之仓库实。”襄子曰:“浚民之膏泽以实之,又因而杀之,其谁与我!其晋阳乎,先主之所属也,尹铎之所宽也,民必和矣。”乃走晋阳。
前文说过,邯郸原来是赵氏小宗邯郸氏的封地,公元前491年才从邯郸氏手中夺回来。满打满算,赵氏在邯郸才经营了30多年,而且使劲压榨民脂民膏,用来充实仓库,在当地并不得民心。长子虽然离得较近,但是在筑城时,使用民力过重,也不太得民心。于是,赵襄子就带人逃到了晋阳。这一年是公元前455年。
智瑶带着智、韩、魏三家的士兵,追到了晋阳,晋阳之战爆发。
晋阳是董安于的心血之作,防御力极其强悍,当年中行氏和范氏攻打赵鞅都没打下来。智氏联军对晋阳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只好将晋阳团团围住,打起了消耗战,这一打就是三年。
公元前452年,距离成功只有半步之遥的时候,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了。本来三家都商量好了,干掉赵氏之后,智、韩、魏三家瓜分赵氏,没想到,韩、魏两家反水,一转身,把智氏给灭了。
智瑶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呢?今天没时间说了,下期继续。
PS:原本想偷个懒,写写《资治通鉴》的读书笔记,有现成的东西,容易凑字数,能够保证更新速度,没想到,到处是坑,查阅资料太费时间了,唉,做人还要老老实实,不要耍小聪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