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周周
编辑|李小天
俗话说,人高在忍,人贵在善。那么茶,贵在何处呢?今天来聊聊“茶贵在白”的白茶及其加工。
(一)、简史
白茶是我国传统的特种外销茶,主要产于福建省福鼎、政和、松溪和建阳等县,台湾省也有少量生产。此外,浙江省安吉县生产的“安吉白茶”,目前已闻名全国,所谓“茶贵白”,即是认为茶色白者系品质上乘的象征。它采用的是一种白茶品种的茶树,以春季所萌发白色芽叶为鲜叶原料,用绿茶加工工艺生产的茶叶产品,属于一种特殊的类别,不要与传统的白茶相混淆。
白茶的生产历史悠久,如白毫银针是1796年创制于福建省福鼎县。当时采用菜茶群体茶树芽头制成,1855年白毫银针开始改用大白茶肥壮芽头制成,1881年已有出口,畅销德国、法国等。白牡丹是1922年创制于福建省建阳县。目前福建省外,台湾省也有白茶生产,畅销东南亚各国。
(二)、白茶分类
①白茶依茶树品种不同分为大白、水仙白、小白。以大白茶品种制成的称“大白”,以水仙茶品种制成的称“水仙白”,以菜茶群体品种制成的,称“小白”。
②依鲜叶嫩度不同制成的成茶花色有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和寿眉。纯用大白茶或水仙品种的肥芽制成的,称“银针”。以大白茶品种的一芽二叶初展嫩梢制成的,称“白牡丹”。以茶嫩梢一芽二三叶制成的称“贡眉”,制银针“抽针”时剥下的单片叶制成的称“寿眉”。
(三)、品质特点
白茶品质特征的形成,一是因为采摘多毫的幼嫩芽叶制成,二是制法上采取不炒不揉的晾晒烘干工艺,这是非常独特的。
①白毫银针芽头肥壮,被白色茸毛,具银色光泽,内质香气毫香高显,滋味甘爽,毫味浓,叶底嫩匀,汤色浅杏黄色。
②白牡丹芽叶连枝,叶色黑绿或翠绿,叶背银白(故有青天白地之说),叶缘垂卷,香气鲜纯,有毫香,滋味纯爽有毫味。
(四)、加工工艺
了解过白茶的简史、分类和品质特点,接下来主要以白毫银针和白牡丹的加工工艺为例,给大家介绍白茶的加工工艺。白茶是六大茶类中加工工艺最为简单的茶类,其加工工艺基本为三大步骤:采摘,凋萎和干燥。
1
白毫银针的加工
因产地不同,白毫银针制法略有区别,一般分福鼎制法和政和制法。
福鼎制法
(1)采摘
一般是在清朝前后,当大白茶茶树新芽抽出时,采用肥壮单芽。选择清明前凉爽晴天采下的单芽制成的白毫银针为上品,清明后再采,制成的白毫银针只能为次品。
(2)萎凋
是白毫银针加工的关键工序,将茶芽薄摊于水筛或萎凋帘上,注意摊匀不能重叠,然后放于阳光下暴晒,待含水量为10%~12%即八九成干时,改用文火焙干。如遇其他原因,不能晒达八九成干,或采后遇阴雨天气,要用低温(比文火略低)慢慢烘干。
(3)烘焙
烘焙时,在焙芯盘内用薄纸垫上,以防芽毫灼伤变黄,萎凋达八九成干的茶芽摊在焙芯内,用文火(40~50℃)烘至足干,每笼约0.5 kg,约烘30 min。
政和制法
(1)采摘
在大白茶抽出一芽一两叶时,嫩芽连叶同采下来,然后在室内摘取芽头,俗称“抽针”,抽针后,芽制银针,叶则制白牡丹。
(2)萎凋
先将叶子摊在水筛中,置于通风场所萎凋至七八成干,或在微弱的阳光下摊晒至七八成干,之后再移至烈H下晒干,一般要2~3天才能完成。如果在晴天也可以采用先晒后风干的方法,一般是上午9时前,下午4时后,阳光不太强烈,将茶芽置于阳光下晒2~3h,移入室内进行自然萎凋至八九成干。
(3)干燥
政和银针经萎凋后,原先是放在强烈阳光下晒至足干,除非久雨不晴,萎凋困难就必须烘干。现在大多数是萎凋后,再用焙笼文火焙至足干。
2
白牡丹的加工
(1)采摘
自牡丹一般在4月初采制,采摘标准为一芽二叶初展,鲜叶要求“三白”,即嫩芽、初展第一叶、第二叶均要求密披白色茸毛因鲜叶来自不同品种,成茶品质也有差异,采自大白茶品种,称“大白”;采自小叶种菜茶,称“小白”;采自水仙种,称“水仙白”。
(2)萎凋
根据气候情况,可采用室内自然萎凋、日光萎凋以及加温萎凋等。
室内自然萎凋是鲜叶采回后,薄摊在水筛上,每筛0.3 kg左右,注意摊叶均匀,然后放在通风良好的萎凋室内的晾青架上,经35~45h萎凋,芽叶毫色发白,叶尖翘起,叶缘略显垂卷,此时间两筛并为一筛,继续萎凋至含水量为22%时,再两筛并为一筛,继续萎凋约10h,至含水量减至13%时,即为萎凋适度。
加温萎凋是向萎凋室吹送热风(加温萎凋室),掌握萎凋室室温在22~27℃,相对湿度60%~75%。历时25~30h,萎凋叶含水量减至25%左右,叶尖翘起,叶缘垂卷。此时应及时下筛堆积3~4h,叶片主脉变红棕色,叶色转暗绿,青气消失,发出清爽的甜香,此时可进行烘干。
(3)干燥
手工干燥每笼摊叶0.75 kg在70~80。C下,烘焙15~20 rain即可达到足干,操作手势要轻,防止芽叶断碎,影Ⅱ向外形完整。
机械干燥用机器干燥时,采用低温烘干,风温80。C,摊叶厚4 cm,历时25 min即可足干。
参考文献:
[1] 古能平主编,茶叶标准化生产加工技术,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4.04,第249页
[2] 张福胜编著,优质茶叶加工新技术与手工炒茶,科学普及出版社,2012.02,第138页
喜欢这篇文章的人也喜欢>>>>
➤红茶加工,工艺如何?
➤茶叶加工除了杀青、发酵,你还了解哪些?
➤为什么茶叶会有各种各样的名字呢?
➤茶树是什么时候从哪里发源来的
➤茶树是什么?茶树的一生究竟如何?
➤茶叶到茶杯的距离
➤你不知道的茶马古道
喜欢茶的朋友们欢迎添加小编微信号:jizhiyangcha互相交流学习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