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竞争激烈,尔虞我诈的社会中,很多人经常会发出这样的感慨:“人心不古。”似乎周围的人,特别是存在利益关系的人,都会彼此防备着,并不以真心待人。
其实,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你希望他人怎样对待你,你首先就要怎样对待他人。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男孩养了只小乌龟。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小男孩想让这只乌龟探出头来,用尽了他所能想到的所有办法,却怎么也未能如愿。他试着用手去拍打它,用棍子去敲击它......但任凭他怎么拍、怎么敲,乌龟就是连动也不动,气得他整天嗽着那张小嘴,显得很不开心。
后来,他的祖父看到了,笑了一笑,帮他把那只乌龟放到了一个暖炉上面。过了一
会,小乌龟便因温暖渐渐地把头、四肢和尾巴伸出了壳外。男孩见此开心地笑了。
他的祖父对小男孩说:"当你想要让别人按照你的意思去做,去改变时,记住不要采取攻击的方式,而要给予他关怀和温暖,这样的方法往往更加有效。”
如果你要得到爱,你就得先去付出爱。而你给的越多,你得到就越多;如果你想要被温柔以待,你就需要温柔待人。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给它什么,它就回报你什么!
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期待有朋友的关心和祝福。我们期待,遇到事情,一个电话打过去,就会有朋友过来陪你吃饭、聊天,陪你吃泡面、压马路……是啊,这样的温柔陪伴谁不期待?
既然期待,就要为你的期待创造条件。一句问候的话语、一个礼物、一通电话、一封信……任何用以展现你关心的形式,最后都会以不同的方式回到你身上。
越是亲近的人,往往越会被我们苛责以待。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是不是经常对我们的亲人发脾气?把他们当成我们的“出气筒”?遇到一点小问题就严厉指责他们?
有时候,我们会抱怨:为什么自己的孩子对自己很冷漠?为什么感觉自己的爱人不够关心自己?这个时候,你就要想一想:自己是如何对待他们的?
如果你给予孩子和爱人的是温柔的陪伴,是真诚的鼓励和赞美,是发自内心的关心和爱护,我相信他们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回报给你。
很多时候,我们常常会面临这样的困境,感觉帮助别人真的是浪费时间又浪费精力,会认为这样做很不划算。一个人如果在付出之前就已经在计算会得到多少回馈,那就会失去很多的满足和快乐。
我们也许还会这样想:凭什么要我先这样做?难道他就不懂得善意待人吗?《农夫与蛇》的故事还会让我们有这样的顾虑:万一帮了他,还被反咬一口怎么办?
不可否认,有时候自己的付出和回报确实不成正比,但如果我们只专注于我能得到什么,而忽视我能给予什么,往往会活得很不快乐!
生活就是这样,千人千面。我们会看到温柔善良的一面,也会看到残酷厌恶的一面;会看到平和亲切的一面,也会看到严厉斥责的一面……而我们想看到什么样的“风景”,决定权就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上天很公平,世界很美好,每个人都值得被温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