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什么是 Variable Font(一般简称 vf)?普通的字体可能有多个字重(比如 light、regular、bold)、斜体(italic)等样式,他们分别是一个个独立的静态的文件。
而可变字体则是在保证字体风格的前提下,通过程序可以任意调整字重、倾斜度,甚至拉伸程度,而字体文件体积却更小。
想体验的话,可以在建站网站 Cargo https://cargo.site/Fonts 在线体验下,拖动滑块:
在 Android 一年前开始大力推广的 Material You 设计语言里,让系统底层全面支持可变字体;MIUI 的小米兰亭可变字体,让用户通过拖动滑块的方式,找到自己喜欢和习惯的界面字体粗细;再到最近 Figma Config 2022 大更新里,也支持了可变字体,一下子好像把这个概念推到了比较热的程度。
Figma 官方对可变字体的功能介绍和普及:https://www.figma.com/typography/variable-fonts/
那么,可变字体在实际中能怎么应用?众所周知中文的字体设计难度也比高几个量级,中文的可变字体目前发展得怎样了?粗浅地研究了下,本文就来探讨下这个问题。
动效设计
很多常见的字体其实能去到 7 种甚至 10 种字重,所以在静态的显示场景,基本都能满足好,所以静态展示并不是可变字体的价值。
可变字体优势在于,不同字重之间切换,是完全平滑过渡的,而不是从字重 light 直接跳到 regular,所以动态过渡效果就是一个自然的应用。
举两个 Material You 的例子:
熄屏显示时间的时候,因为黑底白字,用细的字重。而点亮屏幕时,出现了背景色,为了保证可读性,字重要加粗。背景壁纸固然可以使用渐入效果,但字体的过渡就有点麻烦了。这时可变字体就可以派上用场,当点击屏幕或者抬手亮屏,用可变字体实现最重要的时间数字,从细变粗的过程,效果很顺滑。
另一个是闹钟响起的应用,Google 给它设计一个强弱交替的动画,提醒你到点了。
当然了,在这两个例子里,都是数字作为最主要元素的场景,在其他地方要找出这样的应用还有点难。
品牌动态化
随着移动互联网普及,品牌几乎都会考虑社交媒体和 app 网站的线上营销,甚至就“原生”长在线上。那么利用前端技术实现品牌动效的情况也越来越多,在让品牌在众多竞争对手里脱颖而出,多一个记忆点。
而往往以字体为主 logo 的品牌,动态字体就是一种很好的结合。
比如全球最大的广告集团 WPP,他们的总部 Amsteldok 就用了可变字体的 VI,体现在各种物料,甚至可交互的前台接待屏幕里,而不仅是简单的一个循环播放的动画。
拓展阅读:https://mp.weixin.qq.com/s/-pQzLdDNWolQ3WhMS8oBJg
甚至在技术上,有开源项目通过贝塞尔曲线 + 插值计算,让可变字体做出伪 3D 效果。 https://github.com/andyclymer/Tilt-Typeface 意味着 3D 的品牌动态也是轻松的了。
中文可变字体
思源字体家族大家都知道,中文最有名的开源字体。设计师在下载的时候,一次 7 个字重、200M 的字体包的痛苦肯定遇到过。
而在去年 4 月,思源黑体发布了 2.0(思源黑体 vf),直接就是可变字体,字体包只有 30M,而今年 22 年 1 月,思源宋体也进行了 2.0 的更新。
下载地址:https://github.com/adobe-fonts/source-han-sans/tree/release/Variable
还有除了开头提到的“小米兰亭 vf”之外,其他真正的中文可变字体几乎就没有了。
思源黑体 vf 的出现是一个很重要的里程碑,中文开源字体趋势也是从思源带起来的,14 年思源作为首款开源、高质量、多字重的中文字体发布,到今天大家已经很多选择,也建立一定的字体商业模式。
字体设计工具在几年前已经引导大家往可变的方向设计,但毕竟如果没有实际应用和商业模式的探索,也不会得到更多支持。而这次思源支持可变,进一步促进大家改变字体设计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