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事项>
梳理自己的工作内容(见下3)。
<实践日志(记录)>
1.我在本讲中的收获:
(1)工作者:体力工作者、知识工作者和脑力工作者。脑力工作者最稀缺,最不容易被机器人取代
(2)工作:事务型工作、常规型工作和高价值型工作(根据脑力消耗度划分)。每个人都有这三类工作,只是比重不同。
(3)如何更加合理地进行三类工作
事务型——减少:外包、授权、批量处理
常规型——四化:流程化、模板化、清单化、优化
高价值型工作——卓有成效:这是工作的重心,个人核心竞争力的体现
2.回顾过去我做的不足的地方:
(1)经常早晨到单位之后,先玩一会手机在开始工作,浪费充沛的脑力了。
(2)每天就是忙着处理事务型和常规型的工作
3.今日实践:
(1)三类工作举例:
事务型工作:整理教室里的教具
常规型工作:写教案,填写各种日计划、周计划、月计划等
高价值的工作:观察班级每个幼儿的发展情况,以此调整上课的内容、区角材料的投放等
(2)初步行动计划:
a.整理教具:由早晨开园前整理 调整为 幼儿放学后的整理,珍惜早晨的脑力
b.写教案或者各类表格:每周集中几个时间段处理,为各类计划设计几个固定的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