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是中国很多教师熟知的一位乌克兰教育家。他的《给教师的100条建议》《帕夫雷什中学》是被很多老师奉为圭臬的教育经典著作。由北京明远教育书院主办的2017年明远教育论坛在北京大学附属小学召开,会议的主题是“面向未来的课堂教学改革”。此次会议最大的亮点之一就是请来了乌克兰教育科学院教科院院士、苏霍姆林斯基之女苏霍姆林斯基卡娅,北京明远教育书院名誉院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与其进行了一场长达一个多小时的高端对话,为与会的教育同仁奉上了一场思想盛宴。在现场的小编也是听得激动不已,第一时间把对话内容整理出来了,分享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把心灵献给孩子》是苏霍姆林斯基的代表作。教育的心灵是什么?怎么把心灵献给孩子?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把心灵献给孩子有什么新的时代意义?两位教育大咖间的对话就围绕以上这一系列问题展开。本次对话的主持人是明远教育书院副院长、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副教授滕珺女士,翻译是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教授、全国苏霍姆林斯基研究会会长肖甦女士。
1.孩子不仅仅是学生,孩子代表的是一个完整的精神世界
主持人:第一个问题请问卡娅女士,请您回忆一下苏霍姆林斯基是在什么背景下写《把心灵献给孩子》这本书的?
卡娅:首先我想说的是感谢中国有这么多人关注苏霍姆林斯基。我们今天讨论的主题是把心灵献给孩子,苏霍姆林斯基有一颗完整的心灵,但是我认为他有一部分心灵留在了中国,也影响了中国的教育家。据我所知,苏霍姆林斯基在写这本书之前酝酿了很长时间,他也写了很长时间。这本书不仅反映了教育过程本身,还包括了教育学的全部内容。苏霍姆林斯基很不喜欢上世纪30年代那个时候的教育学以及教育人对孩子的态度,特别反感那时的教科书总是说我们的“学生”,而不是我们的“孩子”,因为孩子不仅仅是学生,孩子代表的是一个完整的精神世界,因此他就写下了这本书表达他对教育、对孩子的理解,这本书包括了情感发展、身体发展、智力发展、劳动教育等等内容。
主持人:请问顾先生,您是什么时候读到这本书的?您当时读完后有什么感想?
顾明远:1951年至1956年之间,我在苏联留学。当时盛行的凯洛夫教育学强调教师的尊严,很少谈到孩子。回来之后,我就看到了苏霍姆林斯基和赞科夫的文章。《把心灵献给孩子》这本书的俄文版是在1980年出版的,当时我担任北师大外国教育研究所所长。我在1981年翻译了这本书,随后我又看到了《要相信孩子》,这两本书我看了以后非常震惊,也非常感动,我们以前总是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那么要怎么爱?就是要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这本书讲的是1951年,苏霍姆林斯基招收了31个孩子办了一所快乐学校的故事。这些孩子是二战后期出生的,很多都是来自于不完整的家庭,年龄差不多6岁左右。这个学校相当于学前班,苏霍姆林斯基希望孩子能够拥有快乐的生活,所以取名为快乐学校。在学校里,苏霍姆林斯基不是简简单单把知识教给孩子,而是带领孩子认识世界到走向世界,特别是走向大自然,在大自然中培养完整的心灵。当时还有一本书叫《给教师的100条建议》,我也参与了部分翻译,给我的影响也很大。我当时写过一篇文章,主题是孩子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要充分认识孩子的主体地位,看了这本书后更加坚定了要相信孩子的能力,关心孩子,要把心灵献给孩子,也要培养孩子完整的心灵。
2.教书育人体现在细微处,教育要“看见”人
主持人:在你们的理解中,孩子的心灵到底指的是什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该通过什么途径把心灵献给孩子?
卡娅:俄文版的标题是《我把心灵献给孩子》,中文版把“我”隐去了,我理解的这个“我”应该代表所有教育者、所有老师。我在最新版里面增加了一些内容。因为我发现父亲手稿中有一些内容在以前出版的时候被删了,我又重新加进来了。在这部新版之中,父亲在他的前言里有这样一段话:“学校有大纲,有课程,有制度,有带着知识到学校教学的老师们,但还有一个东西——这就是教师的心灵,一个活的人的心灵。这个心灵就是像每一个父亲、母亲对于自己的孩子每走一步的理解、每一次神态变化的关注。”我认为这是苏霍姆林斯基对心灵的一种特别人性化的描述,我自己找不出比这种诠释更贴切的对教师心灵的解释。
顾明远:对心灵的理解,在我看来,主要讲的就是精神世界。这本书里面很多都是讲培养孩子的心灵。苏霍姆林斯基提倡和谐教育,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很重视人的精神世界,这一点非常重要,我想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之所以至今仍有现实意义、有价值,正是这个原因。我们现在讲“立德树人”,也就是说要培养孩子精神世界。脑科学研究指出,人的记忆是没有关键期的,在4、5岁的时候,我们对一些细节会记不住,但越到后面,记忆水平会一直发展,直到45岁。但是人的精神世界的发展是有关键期的,甚至早在0-2岁,人的情感就开始发展了。所以父母要不断跟孩子交流,包括语言、情感的交流,培养孩子开朗、自信的性格。立德树人强调的不仅是道德品质,更是整个心灵,整个精神世界。
主持人:对于广大校长和一线教师来说,在办学过程和课堂教学中,要怎么做才能把一颗完整的心灵献给孩子。
卡娅:我想补充苏霍姆林斯基对心灵的理解。“看到”孩子是一种理解,“看见”孩子、正视孩子又是一种理解。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但是看见孩子却不那么容易,因为看见孩子包括看见孩子内心的东西。对老师来说,我们应该要看见不同的孩子,看见每一个孩子的不同点。在课堂上应该了解不同孩子的智力水平、能力水平,甚至当时的情绪状态,在提问或给他们布置作业的时候,要在他们察觉不到的时候体现出区别。不能用同样的问题去问所有的孩子,并要求同样的答案。对于那些反应比较慢的孩子,如果他回答对了应该要给他表扬,如果回答得不完美也应该给他表扬,因为这个表扬比他的回答更重要,要看到他自己比之前的进步。
顾明远:我觉得老师往往看到的是一些表面现象,还要看到背后的原因。师生关系非常微妙,老师的一个眼神、一个举动都能体现出他对孩子的态度。老师应该关心每个孩子的表现,看到孩子的变化。苏霍姆林斯基在书里说 ,在头半年时间里不给孩子打不及格的分数;给孩子第一次打分的时候,不打不及格。正是这些微妙的地方,能够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自尊心。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我发现有的老师关心孩子不充分,往往只关心聪明的孩子。比如我在一节课上看到一个老师对同一个学生提问了8次,对有的学生却视而不见,我觉得这样的课很不成功。当然因为大班额的缘故老师照顾不过来,这可以理解 ,但是我们老师确实要关心每个孩子,看到孩子的变化。
3.教育要培养学生可以适应变化的思维方式,要注重与孩子情感上的交流
主持人:目前,信息技术对教育带来很大的冲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报告中明确提出,信息技术不会替代老师。那么在信息技术发展如此迅速的时代 ,重提把心灵献给孩子有什么新的时代意义,两位专家有什么新的理解?
顾明远:现在的孩子生活在一个不断变化的时代。工业革命时期,电动机、蒸汽机,包括后来计算机的发明,社会都有几年来适应,但是今天一个新技术出来后,马上用数字化传遍世界,根本没有时间来让我们适应,因此,怎样培养孩子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的能力,就是我们教育需要应对的挑战。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教学本质就是改变人的思维。培养学生可以适应变化的思维方式,将来就能适应变化的时代。教学不光是传授知识,学生学的知识可能到后来都忘了,但思维的方式是不会忘记的。
卡娅:信息技术的发展让现在的教育更加复杂,这一点在乌克兰也是一样的。因为在运用信息技术方面,孩子比我们成人要更快地掌握一些技能和知识。在这种情况下,可能是孩子教老师、教父母了,这种变化自然就影响到了孩子与老师互动以及教与学的形式。苏霍姆林斯基以及其他教育者也注意到这一点。他们强调,在孩子们刚学会学习和思考、思维刚起步的时候,父母应该注意把非技术操作层面的东西、人之所以称之为人的东西、德行的东西尽早输入给孩子。一些可以迅速习得的能力可以称为短时或者瞬时记忆之下的技能,而人和人之间的交流非技术的因素是最重要的东西。因此在新的时代,教育者要注意要跟孩子交流,尤其是情感上和精神层面的交流;父母更要尽早,可以从两三岁起就注意有目的对孩子的情感和精神层面的影响,因为这些是会留在长时记忆之中的。
主持人:最后请两位各用一句话作为给一线的教育工作者的寄语。
顾明远:把心灵献给每一个孩子。
卡娅:苏霍姆林斯基当年在回答一位教师来信时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把心灵献给孩子,那把什么留给自己呢?我希望大家要想想这个问题。我的理解是,把心灵献给孩子的同时,我们不该留有铁石心肠和怨恨的心理,我们自己也会剩下一个非常完整的、善良的、满足的心灵。换句话说,请大家热爱自己的职业,请不要认为这是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