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直七十年代初,美国的生态学家John B. Calhoun在国家精神卫生研究院(NIMH)的支持下,在马里兰的Poolesville展开了一场针对Balb C白鼠的无限繁殖实验。
在适当的场地上准备了巢穴,放入4对小白鼠,每天定量投放食物和水,刚刚开始的日子里,白鼠的数量呈指数式增长,后来趋于稳定(高峰期数量2200只),再后来数量减少,到最后,在第1588天,实验结束,整个种群只剩下27只老鼠(其中23只雌鼠,4只雄鼠)。
中间的过程令人触目惊心。
这个实验的目的是想通过建立一个与人类相类似的模型,用白鼠作为实验对象,以此来研究人类的人口密度和社会病理(Population Density and Social Pathology)。
我们选择第三个稳定期的时候,看一下小白鼠的表现:
随着生存空间的日渐拥挤,小老鼠之间针对领地、配偶与等级地位的争夺日趋激烈,整个社会开始出现畸变。
一些在竞争中失败的雄鼠无法迁出鼠群,只能聚集在场地中央,停止了对于领地与配偶的竞争,刚开始他们会疯狂地互相伤害,身上伤痕累累。
可奇怪的是在被别的老鼠攻击的过程中,它们没有采取任何的反击,也不逃避,就在那等着被打。
可过一段时间后会突然发怒攻击其他老鼠,感觉就像是在单纯泄愤,没有任何其他意义。
渐渐地,随着聚集的雄鼠越来越多,他们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梳理毛发,有时也会突然发怒,攻击旁边的老鼠,但与其他老鼠之间没有社交行为,连求偶行为都停止了。
2
那些在竞争中失败的雄鼠开始疯狂的互相伤害,看到这里你有没有对最近的社会新闻有一些感触呢?
上海世外小学砍杀小学生,烟台叉车男伤人,广州大学校园行凶,陕西米脂事件,有人跳楼,就有人叫好。
数不胜数。
有朋友说,每天将这些事件罗列出来,一个九宫格都不够。
你能说这些杀人者都是精神有问题吗?千万不要这么说,这么说他们会被减刑。
这些实验中的老鼠,纯属处于自然生存的状态,并没有宣传机器给他们灌输任何的思想,尚且是这样一个结果。
3
现实生活中却有些不一样。
假如你是一个竞争失败的人。
有人给你从小就灌输一些他们想要达到效果的思想。等你长大了,你却发现,这些深深存在脑海里的思想对于解决生活困难问题,丝毫不能有任何的帮助,一毛钱的帮助都没有。而一旦你有些怀疑的时候,宣传方面又有了新的玩法,简直就是应接不暇。
你跟着大家一起沸腾,一起高潮,此时此刻,感觉到无比的幸福,但是过后又感到空前的无助和无望。
当你发现你连一个像样的工作都找不到的时候,别人家的孩子却在读着每年几十万的私立小学,你突然愤怒了,不顾一切了。
假如这个时候另一个你是竞争成功的人,你的孩子出入有豪车,上学上好学校。每天根本就瞧不起失败的另一个你,你认为你的成功就是来自于你的努力,认为失败的人就是因为懒,因为懒所以穷,所以失败。丝毫不对另一个你有任何的同情,走路遇到了都要绕着走,还要教育你的孩子,你看,以后不好好学习,你就会变成他这样。
你认为岁月永远静好,你对生活充满了渴望,偶尔旅旅游,走一走比较大的城市,永远追求美,永远热泪盈眶。
你对社会上失败者偶尔杀人的现象根本就不关心,因为你住在高档有保安的小区,你的孩子在每年几十万的私立小学读书,从这点,不,从钱上面就隔断了低 duan人口。
为此,你还得意洋洋的在朋友圈说,我们就是要隔离低 duan人口,这样我们和我们的孩子才会有个安全的环境,坚决抵制低 duan人口!坚决!
可是,当失败的你遇到了成功了的你的孩子,惨案发生了。
你恨你吗?
你又该恨谁?
你杀了人,你该死。
你的孩子被杀了,你悲痛欲绝。
你和你,都不知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4
人类和老鼠都是哺乳动物,而且都是群居性动物,最重要的是都有明显的社会等级结构。
很多人不愿意承认等级结构这个说法,认为人和人是平等的,别幼稚了,任何一个朝代都不会有平等的,就算是在原始社会,也有部落酋长和普通部落百姓之分的。
人人生而平等,只不过是一句唬人的屁话,而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都是想让你一起起义的。
所以,生物学家根据人和老鼠的相似性,通过研究老鼠的社会习性,从而得出人类的一个最终的归宿,那就是灭亡。
看起来无限的令人悲观。
《三体》最后的结尾让很多人倍感失落,为什么好好的宇宙,最后就没了呢?对此,刘慈欣接受采访时候说:如果讲一个爱情故事,结尾你说,两个人幸福的在一起了,感觉上很完美;但是你要是说,最后两个人一起死去,哪怕是老死的,人们普遍的感觉还是伤感。
回想上面那个实验,小白鼠们是不能随意迁徙的,它们只能固定在一个封闭的空间。有一个优越的条件是食物和水一直是充足的,温度适宜,没有病菌的危害。它们需要争斗的只是地盘和配偶。
现实中的人们除了地盘和配偶,还要为食物奔波,还要为子女教育奔波。
这个实验并没有给出第一个开始伤害别的白鼠的时间节点,或者说临界触发点,在这个点,我们推断肯定有第一个动手的老鼠,然后大面积互相伤害。
这又验证了霍布斯的所有人对所有人的战争的说法。在所有人对所有人的战争中,你不伤害别人,就会被别人伤害。
关键是触发点在哪里?只有事情发生之后一段时间才能知晓,或许早就开始了,或许还要等好久。
资源有限,人数众多,这就导致了竞争异常的激烈,这个时候如果再加上经济下行,失业率上升,后果不堪设想。
参考日本的历史和现状,他们曾经历过触发点,但是他们通过二战将矛盾成功转移,之后在进入一个迅速发展期(稳定阶段),目前处于低生育低欲望的阶段。
为什么有些人是如此的残忍,到底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
你要不要停下来思考一下,岁月真的永远静好吗?
如果不能自由迁徙,后果就只能参考小白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