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只是单纯想找一些类似营销心理学方面的书来拜读一下,以提高自己与人沟通和谈判的能力。机缘巧合之下从朋友那里借来这本张德芬的《遇见未知的自己》
大体的内容虽有些认同,但更多的确实是一知半解,第一次接触灵性成长方面的书,很多内容一头雾水,整本书读完之后还像处于云里雾里。
即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也不影响我写下我读过的感受和认知。像书里的那段话,这个世界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我写的不一定对,不一定错,只代表我自己的所感所悟。
故事是从一个白领女无意中闯入一个老者独居的小屋开始,在和老者的谈话、回访、讨论和学习中逐渐的剖析了人性与人生。
印象深刻的就是三点,一:潜意识;二:意识的习惯性;三:一切只是你自己
第一:潜意识,潜意识是什么呢,无法就是我们内心深处的对世界和周围的感知,在非理性的层次潜藏着,但是却在你无意识的指挥着你,也许表现在深夜的梦魇中,也许表现在你在某种突发的状况下的立即响应方式中。这部分你无法用理智控制,也不在你的计划之中。而它确是决定了你方向的最重要的部分。
在生活中也许是你在意外发生争吵时表现出来的应对方式,比如我如果发生争吵往往会浑身发抖,以至于大脑空白,语言乏力,基本上都是匆匆败下阵来。在梦中往往的表现则为别人争吵我却说不出话来,你想着可以狠狠的给对方一个巴掌,却打出的手绵软无力。其实是从另一个方面表示性格的柔弱(我并不想用软弱来表达,也许事实上是)。
在自我表现上又特别的好强,坚守自尊。也许外表的坚硬只是为了保护内心的柔软吧。
第二:意识的习惯性,在故事中有一次老人让若菱去找一个卖混沌的妇人,那个妇人告诉了她一段话:“我看见我在寻找不被爱的痛苦感受,我全心的接纳这种感受,并且放下对它的需要”。从科学角度来看文中解释身体会自我产生一种胜肽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以至于身体会沉浸中某种感受之中。其实就是自我意识的习惯性或者是自我身体的一种习惯性。我在想总说21天养成一种习惯,也许不是行为上的习惯而是心理上的习惯,就像我们一直依赖于某个人,如果这个人突然离开,情感和身心无法再依赖但是又产生了依赖因子,那这些因子就会反噬自己,让自己变得痛苦焦躁。所以当人在痛苦的时候,是不是应该主动接受现实,并努力的寻找快乐的事情代替,以便顺利的读过痛苦过程呢?
第三:一切只是你自己。
文中提到A(事件)B(信念、想法)C(结果)
A:客观的存在,不根据意识而改变。比如:你婆婆今天脸色不好看
B:个人的信念和想法去解读那个客观的存在。你也许你觉得是不是婆婆累着了,是不是婆婆生病了,是不是我不在家的时候她受了委屈或者意外?也可能你觉得我婆婆是不是又看我不顺眼了,她是不是觉得帮我带孩子太烦?
C:你如果觉得婆婆累了或者生病了,你肯定会关心慰问,也可能会主动帮忙分担家务;如果你觉得你婆婆是看你不顺眼或者是帮你带孩子太烦,那你就心里就特别不舒服也会冷眼相待。
所以在发生一件事的时候,不要那么简单的就下定论,也许你所认为的只不过是你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你的观点只是反映了你自己的行事作风而不是对方的。你的定论只是你自己的镜子。你所看到的世界的一切都是你自己的倒影。
宽恕别人也是宽恕自己。宽以待人严以律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