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前并没有这个节日,大家是怎么感谢母亲的呢?
游子吟
唐 ·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无尽的母爱,从呱呱坠地到丫丫学语,从蹒跚学步到长大远去,岂是一句母亲节快乐和一朵康乃馨可以表达的清楚的。
休息的时候,我总是陪着母亲和儿子在小区玩耍,母亲有一帮不错的老姐妹,她们都是今天母亲节的祝福对象。
奕奕奶奶本是个光鲜亮丽的中老年女人,长的漂亮,身材也好,今天并不开心,当母亲、林林奶奶和小雨奶奶祝她母亲节快乐的时候,她眼神透出无尽的悲苦,嘴角一斜马上把脸扭了过去,用手掩着脸。
她的儿媳妇跟我差不多年纪,就连身材也像,平日里总爱给她买些衣服鞋子,觉得把她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就是爱,却总是不自觉的惹她伤心。
昨晚因为给孙子买鞋的事儿儿媳没忍住又大吵大闹了一番,摔东西,喊着“我对你还不够好吗?给你吃给你穿,我给我儿子买双鞋你就叨叨半天,你管得着嘛?”
其实奶奶只是觉得鞋子不合脚,建议她量个脚长再买就不怕买错,没曾想踩到猫尾巴。
两个人都是满肚子委屈,公说公有理由,婆说婆有理,其实双方立场都没什么错,只是表达方式有点问题。
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婆婆总觉得把儿媳当女儿会好些,儿媳觉得把婆婆当亲妈好些,这理由看起来没毛病,其实却行不通。
如果这件事搁在亲母女中间,奕奕奶奶不会这么伤心,自己女儿的脾性自己了解啊。
就譬如我,我偶尔会冲母亲发下脾气,说这样不对之类的,我妈总会说“臭丫头,开始嫌弃老娘了,真是跟你爹一个脾气”,转身母女俩就全忘了.
如果换婆婆,打死我也不敢这么说啊,其实婆媳关系很微妙也很敏感,说话要得体,距离要有度,夸的要真实,关心要到位。
就譬如我婆婆,菜做的一等一的好,做人一等一的热心,也跟个孩子一样喜欢别人表扬她,而且还喜欢比较。
这母亲节她不在广州,我是一定要打个电话嘘寒问寒一番的,这样她在兄弟姐妹中间倍儿有面子,也许人老了总是喜欢让别人看见自己子女如此孝顺吧。
母亲和几个老姐妹在聊母亲节,安慰了一番奕奕奶奶已经开心不少了,大家有说有笑。
你家好啊,两件小棉袄,多贴心
那里啊,儿子是大皮袄,比棉袄更好啊
皮袄没有棉袄贴心啊,皮袄太大,看着好看罢了。
说完哈哈大笑……
她们说的有点意思
我是女儿又是儿媳,女人最大的美德是包容,上善若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古近于道。
当然,包容不是无限制的妥协,是选择性的顺从和规劝,因材施教。
都说人老了像孩子,我们不妨像对孩子那样对待每一个爱我们的老人,也许会少许多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