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听过此课程的人可先参考下述连结
本次课程中,李善友教授指出我们每个人都受到自身基因和外部模因的控制,但是可以用批判性思维来对抗基因的操纵,清洗模因的蛊惑,并传授了两个重要工具:逻辑三洽和可证伪性。
请闭上眼睛,尝试用批判性思维工具搜索出一个认知边界,它是来自基因还是模因的限制?为什么之前没有意识到?如何能够突破它?
解析
1: 思维模型的边界可否被打破?
思维模型的边界很难从内部被打破,但是通过接受外部新的思维模型的敲击,我们可以开天眼跨越边界。通过旧的思维模型的自然淘汰,可以腾笼换鸟打破边界。不过更深一步理解,打破边界后我们立刻会受到新的思维模型的限制,因而边界永远存在,但是可以追求更大的思想空间。
2:为什么要打破基因操纵的第一层边界?
人类大部分思维活动都是基因先天决定的无意识反应,或是伪装成自我选择的无意识反应,就像是掘地蜂那样。这种快速决策系统在过去保障了人类的生存,但是基因的进化无法跟上认知革命的迭代速度,我们必须摆脱古代基因对大脑不合时宜的操纵,通过刻意训练把那些现代化的“思维模型(模因)”种进脑中,成为大脑的默认设置。
3:为什么要打破模因操纵的第二层边界
我们将思维模型种入脑中为己所用,这些模因也在利用一个个大脑作为宿主进行传播和繁衍。模因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复制传播自己,载体的生存只是工具而已,像恐怖主义这样的模因甚至会蛊惑宿主去当人肉炸弹,因为这样才能更好地传播自己。因此我们要对模因进行清洗,留下好的模因,去除坏的模因。
4:如何使用逻辑三洽的批判性思维工具?
从哲学上说,一个好的思维模型应该满足逻辑三洽:自洽,他洽,续洽。自洽是和自身的逻辑证据不发生矛盾。他洽是和其他好的思维模型不发生矛盾。而续洽是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新事物不发生矛盾。满足了这三点,一个思维模型就暂时是正确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思维模型可能会不再满足三洽,从而需要修正或被淘汰。
5,如何使用可证伪性的批判性思维工具?
从科学上说,一个好的模因不但能被证明,而且可以证伪。它不但会给出证明自己正确的证据,而且会预测什么样的证据可以证伪,并且鼓励任何人去寻找这样的证据来推翻自己。心胸坦荡才是好的模因,讳疾忌医,拒绝被评估,甚至迫害质疑者的模因一定是坏的模因。
小结:
思维模型的边界十分坚固,关键点在于开放的心态。人类受到基因和模因的操纵而不自知,是可悲的。但是逻辑三洽能从逻辑上筛选思维模型,可证伪性则可以从科学上清洗思维模型。掌握了批判性思维的工具,就可以打破思维的边界,实现开天眼的顿悟。
这次的练习题让我想到了Peter Thiel在从0到1里提到的"在什么重要问题上你与其他人有不同看法?"
我选择“AI将会取代人类“这个观点, 因为Alpha Go在2016~2017年相继打败了李世石跟柯洁, 让很多人担心未来人类会被AI取代或统治, 若从基因跟模因的角度去看此观点
基因:AI一但取代人类, 所以人类的基因将无法继续被传承下去
模因:AI一但取代人类, 所有的宗教思想, 伦理道德, 情感...等将不再被需要
我们用“逻辑三洽”来推理“AI将会取代人类”这个观点
1、自洽:普遍人们心中的AI, 与目前产业所有掌握的AI技术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目前的AI技术比较像工具, 需要收集大量的数据来训练, 并定义好规则, 这个技术才能被人们所使用; 所以要发展出一个完整像人类的AI生命体, 也遵循上述方法, 所以说到底这个AI生命体还是按照人们所定义好的去行事, 本身并不能完全取代人类, 所以自洽不成立
2、他洽:一项新技术商业化必然会消灭一些旧有的工作职位,但也会产生新的工作, 例如汽车的发明取代马伕; mail的发明取代了书信跟传真; 微信, 脸书的发明取代了电话跟短信...等,所以AI的出现必定也是遵从此道理, 让我想到了质量守恒定律, 所以他洽也不成立
3、续洽:目前新的技术脑机结合, 也是把AI当作与人类结合的技术; 假设真有类似像终结者里面的天网出现, 这中间肯定需要人类层层的把关跟监控才会产生这样的AI系统, 等于还是被人类操控; 所以马斯克才会成立OpenAI, 就是预防有心人士对人工智能的灾难性影响, 对AI的技术发展要进行监管。续洽不成立
为什么之前没有意识到?
我认为因为基因跟模因给人类带来的恐慌大于用批判性思维去看这个观点, 所以科幻灾难片也喜欢用这个角度来吸引观众的眼球; 人们普遍还是喜欢用系统一去了解事情, 系统二只是去证实自己系统一的观点是正确的; 系统二可能想的是AI很厉害,以后什么都能做---->人类以后都不用工作, 做事---->取代人类
如何才能突破它?
在世界观的第七章有提到可证伪性是一个人面对一个理论时, 所抱持的态度, 而不是那个理论本身的特性。
所以要如何突破认知边界, 本身自己要对理论或思维模型持开放的态度, 也就是能接受理论或思维模型可能也有错误, 这样一但有新的信息跟证据自己才能去分析跟辨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