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魅族在北京发布了全新的魅蓝新机——魅蓝E,相比于配置,它的售价反而更加吸引我们,1299元的售价也打破了魅蓝的定价策略。无独有偶,前几日小米发布的红米Pro也将红米系列售价拉到了1499元的高价,最高1999元的售价甚至跟小米5齐平。同时来自第三方统计机构的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国内手机(不含iPhone)均价提升至1503元,相比去年同期提升了114元。
国产手机的纷纷涨价,意味着什么?同时又能给我们消费者带来哪些变化呢?
利润率低 涨价成必然
扮演价格屠夫的小米成功将国产手机拉低到千元位置,使得大多数国人有能力购买智能手机,然而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过低的利润率也给手机厂商埋下了隐患,魅族副总裁李楠在2015年底的媒体沟通会上也曾提到“性价比是危险的”言论。的确如此,庞大的安卓阵营利润率不到全球手机市场利润率的10%,其中大部分利润还被三星所占,国产手机的利润空间所剩无几,较低的利润率导致国产很多手机厂商纷纷倒闭,仅存的手机厂商也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
反观苹果,手机出货量不到全球20%,利润却占到了全球90%的份额,巨大的利润率让苹果拥有足够的现金储备,良好的资金流使得苹果有更多的财力投入研发和供应链管理,同时也提升了苹果的溢价能力,良性循环之下,苹果越做越大。
为了涨价而涨价 效果有限
近期,OPPO和vivo在国内大卖,而OPPO和vivo的手机售价大多在2000-2999元价位段,较高的售价也直接提升了OPPO和vivo的品牌形象,国内许多厂商似乎看到了突破口,纷纷请明星代言,注重线下销售,同时提升手机价格,以期提升品牌形象。
然而,降价容易提价难,一些手机品牌形象已根深蒂固,通过简单的模仿提升手机销量不仅无法获得高利润,反而会影响手机销量,赛诺市场手机事业部总经理李睿也认为,“妄图仅通过产品提价来提升品牌形象的做法很难成功。”
手机提价需要综合多方面元素,需要达到一种微妙的平衡关系,在提升手机价格同时让消费者满意,同时降低的销量又不会带来巨大的利润下降,这是目前国产手机厂商亟待探索的。另外,一些手机厂商另辟蹊径,妄图通过单一噱头来提升手机价格,往往得不偿失。
国际厂商纷纷狙击 遭遇战将打响
于此同时,以苹果为代表的国际厂商也纷纷将推出低廉手机或者调低旗舰机型售价,iPhone SE 3288元的售价像是拦路虎,拦住国产手机冲上3000元的梦想,同时三星今年盖乐世 S7 4888元的定价也远低于去年S6 5288元的起步价。国际厂商越来越意识到国内厂商带来的冲击,纷纷压低手机售价狙击国内厂商对高端市场的蚕食。
而随着下半年以小米Note 2为代表的国产高端智能机的到来,国产厂商与国际厂商将正面遭遇,由于去年的小米Note表现对于小米来说并不是特别理想,小米对即将到来的小米Note2投入了更多的心血。面对来势汹汹的国内厂商,国际厂商能否坚守阵地,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