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朋友一起吃饭,不知道从什么话题开始,辗转提起一件已经过去一年多的事情,我觉察到自己越说,情绪越激动,脸是绷紧的,脑袋在发热。朋友提醒我说:“你有没有发现?这件事情你已经跟我说过好几遍了。”
我愣住了,整个人停顿下来,感受着胸口和脑袋胀鼓鼓的炙热,记忆急速回溯。确实,如朋友所说,这件事情我在这一年多里已经跟朋友重复说过好几遍了。针对这件事情,我曾做过好几次情绪释放的工作,也曾向内深挖过在事件中我的感受和需求,我以为,我已经放下了,原来,“耿耿于怀”一直隐藏在潜意识之中。
朋友问:“你是不是对他们那样做很介怀?”“是的,我很介怀!”这句话条件反射般直接从嘴巴里蹦出来,我继续感受着身体的那股炙热,然后,更让我吃惊的话继续从嘴巴里自己往外蹦:“因为我很委屈!”
‘因为我很委屈’这句话刚说完,“吁!”一股气从腹部涌上来,从嘴巴长长地吐了出来,我感觉身体完全放松下来,情绪也平静了,一身轻松。
静默了半晌,我从心底笑了出来,我知道,对于那件事情,我终于彻底放下了,自由了,它再也不会牵拌我!
在那件事情的情绪释放过程中,我曾看到了自己的“愤怒”、“无力”和“恐惧”,唯独没有看到“委屈”。
回想起那件事情发生的情景,当时因为“恐惧”、“无力”,我采取了隐忍的态度去面对,结果是自己不断地吞咽委屈,这些委屈在我的身体里积聚成无法释怀的怨恨。
虽然事件发生半年多以后,我通过自己的行动去解决了问题,但是压抑下来的感受一直像魔咒一样困扰着我。我曾希望自己彻底地放下,不要执着,可每每说起那些人、那些事,激动的情绪就诚实地流露出来。
那些人、那些事,如梗在喉,如刺在肉,我无法真正地做到原谅、做到放下。
原来,不能原谅、不能放下的原因是因为还有怨恨未清,而怨恨的背后是无尽的委屈。
当最后的感受——“委屈”,终于被表达出来之后,我彻底地从那件事情的情绪困扰之中解脱出来。
在做情绪释放和疗愈的过程中,即使我已经看到并表达了在那件事件里百分之九十九的压抑感受和需求,但除非我完完全全地看见、表达了最根本的最初感受和需求,否则我不会真正自由。
那无法看见和表达的百分之一,会寻找一切机会想要让我去看见,会不断地在我的生活之中去制造事件,寻找一个出口,提醒着我,我还在耿耿于怀,我还有压抑的感受和需求没有被看见、被释放。
大部分的内在创伤,实质上都是那些未得到表达的感受和未得到满足的需求,尤其是那些未得到表达的最初感受。
性格温顺隐忍或者不善表达的人,在与他人发生意见冲突或者需求冲突的时候,往往不善于觉察和表达自己,明明内心有不同的想法,或者莫明的难受,却没法说出来。
很多人以为这些事情过去了,那些感受和需求也会过去,不再想起并不等于真的消失。那些得不到“看见”及表达的感受和需求往往会转化为更为强烈的并有攻击性的情绪。这些攻击性的情绪对外攻击他人,造成关系的疏离或紧张,对内攻击自己和身体,造成抑郁或者疾病。
一个小伙伴曾经问我:你觉得PET最难的是什么?我沉思了一小会儿,答她:“我觉得最难的是不去投射我们自己的情绪!”
现在想想,这个回答并不准确,因为没有根据PET的结构来回答,我觉得更准确的答复是:最难的是倾听我们自己,即“我-信息”的部分,尤其是面质性“我-信息”的部分。
根据我自己的观察以及学员提交的例案总结,一说到PET,一提到倾听,大部份人自然而然想到的是去倾听孩子或者他人。然而,根据我自己的经验,真正的重点,是倾听自己的部分,因为,我们有能力“看见”自己,才更有能力真正地“看见”他人。
有些时候,我们观察到孩子的一些行为,自己不能接受,常常会说:“我一看到他就火,根本没法好好和孩子说话,更别说运用书本里面的技巧去倾听他了。”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都以为需要去倾听孩子,实质上,需要得到倾听的人是自己。倾听一下“我”,在观察到孩子的具体行为的那一刻,“我”的感受是什么呢?“我”的需求是什么呢?我为什么会“火”?
我们在课堂上做练习的时候,往往会安排三到四人一组结组练习,作为观察员的学员,在点评别人的对话练习时,往往能点评得头头是道,一轮到自己上场做对话练习,犯的错误却一点也不比别人少。
因为我们的眼睛是往外看的,我们的耳朵是往外听的,我们习惯了把看或听的感知器官瞄准外在的世界,却很少意识到我们也需要探索自己的内在世界。
很少有人会去观察自己的行为、观察自己说话的方式、观察自己脑海升起的各种念头和想法、观察自己的情绪,并问问自己关于某件事情:我为什么要这样做?我为什么会这样想?我为什么会这样说?我为什么会生气?
所以,要去有意识地觉察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已经很难,更何况还要去表达它们呢?表达它们还需要我们鼓起足够的勇气。
我们在做面质性“我-信息”的练习时,常常听到大家“小心翼翼”、“低声迟疑”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这些表达的背后藏了无尽的“胆颤心惊”。
如果我们能变得更有意识地觉察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并鼓起勇气去尝试表达它们,我们会发现自己越来越有力量感,变得越来越有勇气!
埃克哈特•托利在《当下的力量》一书中说:当你在抱怨时,你就使自己变成了一个受害者。当你大声说出自己的感受,你就是在行使你的力量。
那些来自我们内心的感受和需求,一旦得到表达就会转化为勇气和力量,我们将不再抱怨,也不再愤怒,而是回归就事论事的理性,看到自己在当下拥有的选择权,我们会为自己的生活负起选择的责任,自由的第一个意义就是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上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