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上小学(九)——怎样养成真正的好习惯
当孩子有了“小学生”这一身份,学校会对孩子们的行为习惯提出各种标准,做出各种约束,家庭中也自然而然地把孩子当作小学生来看待和要求,不再把他们当成完完全全的小孩子。不过,每个家庭都不一样,也就是说,每个家庭都有不同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为人处世的习惯等等,所以每个孩子的表现也是不一样的。
学校对于小学生行为习惯的要求,无外乎是使用文明礼貌用语、上课认真听讲、读、写、坐、立、行的姿势正确、不大声喧哗、阅读、按时完成作业、讲卫生、把自己的用品放整齐、爱惜学习用品、不乱扔垃圾、文明如厕,便后冲水等等。不过这些看似平常的举动,其实并非人人能够做到,做好,对于成年人和孩子来说,都是一样。并且,若要深究起来,做到什么程度,具体是个什么样子,出于什么动机,达到怎样的效果,每个人也是不一样的。
其实落实到我们每天的生活画面中,常常是这样的:比方说,我儿子刚上一年级的时候,姥姥的唠叨便多起来。姥姥是从教三十多年的老教师了,笃信好习惯对孩子的发展大有好处。
“要养成回家先写作业,写完再玩儿的习惯啊!”
“握笔姿势不对啊!”
“笔顺有问题啊!”
“眼睛!眼睛!又离那么近!”
……
不过,她的外孙不像我小时候那样让她满意,于是,唠叨声显得越来越刺耳。
也有不少朋友倾诉,为了让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一家人都好有压力,话也多起来,有时候忍不住恶语相向,甚至动手,搞得关系都紧张起来。其实孩子常常是为难的,眼睛里都是泪花花,家长看见了心里也难受。
其实,习惯的形成是有来由的,比方说,有一些注意力不太集中的孩子,是因为做事的时候经常被大人打断,逗他,给玩具,或者给吃的,等等。有一些不会自己系扣子、系鞋带的孩子,是因为总是有人替他做。有一些看上去比较懒惰、磨蹭的孩子,是因为自己的烂摊子,总有人一边骂他废物,一边替他收拾。诸如此类。孩子的习惯,其实是大人的习惯所产生的结果。
伊拉斯谟有一句格言:一个钉子挤掉另一个钉子,习惯要由习惯来取代。
那么如果想要让孩子形成一个新的,好的习惯,其实要行动和改变的是家庭环境,家庭成员的思考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互动方式,而不是只盯着孩子的行为有没有变化。家长不能仅仅作为孩子行动的监督者,而是示范者、引领者、陪伴者、合作者、分享者、支持者……
还是拿我自己家说事儿。我老妈对孩子的要求义正辞严,但是晚饭后,甚至饭间,她就一定要去追剧了。而我,有了孩子之后几乎不看电视,除了陪着孩子看看纪录片和一些电影。我也“写作业”,儿子从小就看着我点灯熬油地读书、查资料、写东西。他便不觉得自己的作业是什么特别难对付的东西。
一年级的时候,有一次,一个单词不会了,问我。我说我也不会,得查字典。他翻脸了:“你不是英语老师吗?怎么连这个都不会!”我说我是英语老师,所以我会查字典,这样,就可以把“不会”变成“会”。于是我俩一起找来字典,查出了那个我明明知道的单词。从那以后,他养成了自己解决问题的习惯,并且,重要的是,他了解和掌握了方法。
我总是拦住我老妈,不要太多提醒他的外孙,一些事情,要他自己承担后果,他就会知道该怎样做了。
英国诗人华兹华斯说过:“习惯支配着那些不善于思考的人。”如果我们只通过提醒来要求孩子的行为习惯,忽略了他们对自己行为的思考和判断,他们就会变成“不善于思考的人”。著名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曾经说过:“人应该支配习惯,而决不能让习惯支配自己。”他所强调的,其实就是人的主体性。孩子如果缺少自主的试错、自主的思考和判断、自己去承担责任,纵使被训练得技巧高超,也终归是躯壳一具。“空心病”大概就是这样来的。
所以,我所认为的好习惯,是孩子始终保持着对于学习的热情,不怕犯错,哪怕只有慢慢的进步。而我所认为的培养好习惯的方法,是示范和陪伴,更有让孩子感觉到,只要努力,就有收获,让努力成为乐趣,成为习惯。具体想要养成哪些习惯,只要有了这些方法,就都会水到渠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