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柳风雪》
沉雾飘渺风寂静,
斜阳残照鸟追风。
不见雪花谁飞舞,
灞柳摇曳自多情。
遥忆长安柳色新,
唤得名士春草梦。
婉约千年任风云,
江山万代指苍穹。
注:自古关中就有‘’长安八景‘’的说法,此即:草堂烟雾、华岳仙掌、灞柳风雪、骊山晚照、曲江流饮、太白积雪、咸阳古渡、雁塔晨钟。
周末闲来无事,城里雾霾遮天蔽日,于是头脑一转,动了念头,随即赶赴西安浐灞湿地公园,一方面为了逃避雾霾,另一方面则特别希望能在风雪料峭之时,拍摄到迁徙鸟的美丽姿态。可惜因为河面依然雾气浓重,风儿不停地吹着,只是看到几只野鸭漂浮在水面,偶尔有不知名的飞鸟从头顶掠过,也只能胡乱抓拍而已,感觉很是不满意。
无奈之下,顺灞河逆流向南盲目走去,看看能不能发现新的拍摄目标。不曾想,走到浐灞半岛附近,发现了一大片屹立水中、且在寒冬中叶子早已发黄的柳树林,浓雾像一层薄纱遮掩着,柳树林则呈现出隐隐约约、似近似远的迷离感觉。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灞柳风雪”吗?一时兴起,在大雾迷茫中反复尝试着,看看尝试着真的希望拍摄出“灞柳风雪”的千年风采,以便略微慰籍自己这颗经过寒风侵袭的‘’冰凉的心‘’。
辑录:‘’灞柳风雪‘’渊源
霸桥位于西安城东12公里处,是横跨“八水绕长安”之首——灞河的一座颇具影响力的古桥。
春秋时期,秦穆公称霸西戎,为了进一步彰显自己称霸中华的雄心壮志,决定将‘’滋水‘’改为‘’灞水‘’,并在灞河上修筑了一座石桥,史称“灞桥”。王莽地皇三年(22年),灞桥遇水患、遭水毁, 王莽认为这不是吉兆,便将桥改名为‘’长存桥‘’。以后在宋、明、清期间,灞桥曾先后几次废毁。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陕西巡抚毕沅重新建桥,但桥已远非过去的规模了。直到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陕西巡抚杨公恢才按旧制再加建造,桥长380米,宽7米,旁设石栏,桥下有72孔,每孔跨度为4米至7米不等,桥柱408个。
1949年解放后,为加固灞桥,对桥进行了扩建,将原石板桥改为钢筋混凝土桥,现桥宽10米,两旁还各留有宽1.5米的人行道,大大改善了公路交通运输。
灞河发源于秦岭蓝谷,横贯西安东部,向北注入渭河。早在秦汉时期,人们就在灞河两岸筑堤植柳,阳春时节,柳絮随风飘舞,好似冬日雪花飞扬。自古以来,灞水、灞桥、灞柳就与‘’送别‘’紧紧关联。唐朝时,在灞桥上设立了驿站,凡送别亲人与好友东去,多在这里分手,并折柳相赠,这为文人骚客所津津乐道。也因此,曾将灞桥叫做“销魂桥”,以致一直流传着“年年伤别,灞桥风雪”的诗句,“灞桥风雪”从此便被喻为“关中八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