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中景 盘中餐 身边人 用心去感受,幸福就在当下……
知道今天是情人节,便提前一天准备好了早餐食材。
早上起来先上了瑜伽早课,因为这两天晚上睡觉前会照着视频练习开髋开胯,顺便练习金刚跪和金刚趴,晚上的睡眠质量明显好转,深睡连续性达标,早上的瑜伽体式也更从容的进入,一套体式下来,浑身汗津津的,身体轻松精神饱满。
瑜伽早课结束后便是我沉浸式做早餐的时光,提前有了准备,大致的早餐模样已经在脑子里有了草图,做起来也就简单,就是比较花时间。
爱心松饼和爱心煎蛋全程都需要小火慢慢煎,一点也急不得,正好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准备水果摆盘,淡雪草莓对半切开,再切成爱心形状,这一盘里就都是满满的爱意。
我愿意花一些时间,让平淡的生活有一些回忆起来特别甜蜜的瞬间,比如这样一份爱心早餐。
年轻时读张爱玲的“红玫瑰与白玫瑰”,以为爱情是轰轰烈烈的抉择;人到中年再读,才懂婚姻是日复一日将玫瑰熬成粥,把心动熬成心安。
一、中年人的情人节,是时间的“慢镜头”
二十岁时,爱情是快进的电影:烛光晚餐、心跳加速、甜言蜜秒。
四十岁时,爱情是定格的慢镜头: 他蹲下身替你系松开的鞋带,起身时顺手揉两下酸痛的腰; 你在超市拎回打折牛排,路过药店却买了盒他常吃的护肝片; 睡前各自刷手机,突然同时抬头说“明天降温记得加件毛衣”。
中年人的浪漫,早已不是费尽心思的惊喜,而是将“看见”二字刻进生活的褶皱里。
二、婚姻的浪漫主义,藏在“不浪漫”的日常
《平如美棠》里,九旬老人用画笔记录亡妻生前的琐碎:找纽扣、拌嘴、煮一碗热汤。
中年夫妻何尝不是如此?情人节的意义,不过是在庸常里打捞那些被忽略的深情:
- **沉默的浪漫**:他默默清理你产后脱发堵住的下水道,比玫瑰更懂何为“不离不弃”;
- **争吵的浪漫**:为学区房争执整夜,清晨他顶着黑眼圈端来煎糊的荷包蛋:“先吃饱再吵”;
- **疲惫的浪漫**:孩子高烧整宿,清晨交接班时他往你包里塞了罐红牛,瓶身贴着“战友加油”。
爱情在年轻时会说“我为你对抗世界”,到中年只说“我陪你对付生活”。
三、仪式感,是一场温柔的“反叛”
中年人的仪式感,早与虚荣无关。
️不必高级餐厅,在厨房煎一份爱心松饼,配一份爱心煎蛋就是“情人节限定”;。
️无需999朵 玫瑰,一套平时加在购物车里又舍不得买的餐具,就是“一碗情深”。
️告别微信转账,把体检报告里标红的指标逐一划掉,附张纸条:“我要陪你多活三十年”。
就像《我们仨》中杨绛与钱钟书,最动人的情话是“不要紧,我会修”。中年人的情人节,不过是把这句话再说一遍。
四、爱是中年人的“第二座山”
大卫·布鲁克斯在《第二座山》里写:人生第一座山追求成功,第二座山追求意义。
婚姻何尝不是?年轻时攀爬激情与承诺的山峰,中年时甘愿留在山谷,把一地鸡毛扎成掸子,掸去彼此肩头风霜。
这个情人节,若你正为辅导作业焦头烂额,或盯着房贷计算器发呆,不妨看看身边人: 他眼角的皱纹比你上次细看时深了几分, 你抱怨他发际线后退,却悄悄收藏着他大学时的照片。
原来中年夫妻的爱情, 是两棵盘根错节的树, 在风雨里共享年轮, 在泥土下交换叹息与养分。
愿我们不再追问“是否被爱”,而是低头看见:爱早已长进掌纹,化作洗菜时交叠的手,夜归时留着的粥,白发时仍唤的小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