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第一天,终于下了一场势头强劲的雨,打开窗,瞬间迎面相逢一阵清凉。
清晨的时候,看见朋友圈里,许多人守在天安门前,或者在高山顶上,等待绚烂的日出,我记得曾经对好友揶揄,搬个板凳坐在家门口,不见得不能够看日出,何必不辞劳苦,活活受罪。
我也只是图一时口舌之利罢了,我自然知道,那是不同的,那当然是不同的。
就像在电脑上看梵高的《向日葵》,和到他家乡的艺术馆去流连欣赏,那真的不是一回事。
因为旅途迢迢,因为家乡的山水,他生活过的痕迹,这些都能够赐予非凡的灵魂力量。
就好像,在八月一号这个具有纪念意义的日子去电影院里看《战狼》一样,其实你什么时候都能看,其实你也不必非要花钱去电影院里看,但是跟随着一种「浪潮」去做一件事,仿佛天经地义,仿佛理所应当,仿佛威风凛凛,仿佛更加兴致昂扬。
人是一种乐于被「引领」的族群,在气势恢宏的阵仗里,他虽然淹没,但是他也能够自认为喊得够响亮。
我也是其中的一个。我明明只是出门取快递,拿一本日本作家写的颓废作风的书,却不知为何,还是情不自禁地踱进了电影院。
我很想问自己:你为什么要来看这一部电影?我知道自己不能够给予一个确切的答案,也或许只是为了消磨时间。
电影从开始到结束,我仿佛没有「震撼」的时刻,或许因为生活中,我是个刻意离「政治」比较远的人,虽然我也明白,一个人活在这个时代,活在这个社会,永远不可能真正的置身事外。
一个为了战友锒铛入狱的人,一个为了心爱的女人远赴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异国复仇的男人,一个为了保护他人出生入死,鞠躬尽瘁的人,是的,他是一个英雄,他值得观众为之喝彩,他也值得,让许多人为他而感到自豪,就好像他用血泪付出换来的光荣,能够为所有人加冕。
同样类型的电影,如果换作好莱坞,或者宝莱坞,观众或许不会有如此大的反应,最多只是一时的心潮澎湃,纯粹看热闹的眼光,因为故事发生在纽约曼哈顿,第五大道,伦敦,或者巴黎,开罗,那些轰轰烈烈,那些惨绝人寰,都是戏剧。
但是故事发生在一个中国人的身上,我们冥冥中就会觉得,这个人和我是有些关系的,这个人真的就在某个地方存在着,因为我们需要,即使只是一种虚无缥缈的,精神上的渴望。
在这个精神疲软,灵魂涣散的时代,我们渴望看到不惜出生入死,救死扶伤的铁血英雄,我们也渴望看到深情与共,衷心不二的痴情男儿,如果这两种形象,水乳交融,完美凝注在同一个人身上,那更是一记不能更好的强心针,虽然这样的人能否存在是一个谜题。
吴京导演的《战狼》渴望塑造的,就是这样一个形象。
比起被冷锋这个人物形象打动,我更心潮起伏的,反而是那一群身体溃烂,惨不忍睹的尸体,还有萎靡不振,团团靠拢的,需索食物的当地人,因为我更能够承认,它们的真实性。
我们在别人的遭遇里感慨唏嘘,不过是反观到来日方长的自己,但我且是庆幸的,至少我生活的地方,不至于潦倒颓废成那副模样。
但这并不意味着,那些苦难深重,是不存在的,吴京不管有心还是无意,能够在电影里展现这一点,我默默地为他喝一声彩。
他给他们分发食物的画面,令我感动,也许有人会说,那是标榜大国形象,也许有人会说,那是贩卖道德标杆的假象,但是我知道,这种姿态摆出来,比天翻地覆,哄闹一场,钱包鼓囊囊了,原地退回要有实际深远的价值一些。
我们的态度,我们的信念,我们的精神高度,全淋漓地表现在我们实践了什么,我们呈现了什么。
一次呈现,就是一次精神的展示,就是一次价值的取舍。
这几个画面,于我而言,比那些轰轰烈烈,豪言壮语,舞刀弄枪,血肉淋漓的场景,更能够说服我。
一部电影,能够有那么一组镜头,或者一句话,让人念念不忘,让人心受启发,那就已经是难得的意义。
我不知道坐在我后排的那一群家长和孩子是否被冷锋这个形象打动得无可救药,或者打斗场面惊心动魄让他们兴高采烈,总之他们不停地踢椅子的靠背。
我起初出言提醒,但是三番五次之后,我就默默地换了一个座位,我不是喜欢在公众场合点燃火星的人,虽然我确实很气愤,我气愤的不是孩子的不能自我管制,而是父母的调教不足。
我想,年轻人,如果不好好的言传身教,即使看一百部一千部「令人深受鼓舞的,精神高尚的」主旋律电影都没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