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完课改完日记之后,步行到校的那点热能也消耗殆尽。课间操得去跑两圈,跟着五班的孩子们,不做班主任,想要让孩子“信其道”,得多亲近孩子。让学生坚持写“遇见”,也属同类。三言两语点评、回应、鼓励,有佳作拍照整理发简书,课堂专辟时间集中点评,交流。这样坚持,周而复始,就是为了用文字的方式,在纸上和孩子们多一些交流,心近了,其师可亲,师传之道可信度就会多几分。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上周四布置续写《孔乙己》,还真就给了我用“无独有偶”的机会。候天瑜和安逸涵竟然一天写了两篇,一篇续写,一篇今日遇见,实乃无独有偶;周四课间加练时发现李举民不管是跑是跳,都非常舒展,无独有偶,他的续写简短却合理,是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体育之功无独有偶,罗全成自从当上体育委员,监管班上跳绳打卡一事之后,“遇见”这一周每天都在写;李欣潼也是在写真一次长跑之后,才发现坚持写“遇见”的可贵;还有我的语文宝藏小男孩柯尊旭,每天都认真,这次定然不差,无独有偶,写过《范进中举鉴古今》的华育苗,续写已经是第二篇了;还有一直被嫌弃卷面不整洁的何云翔,胡写乱画的刘少霖,都有改善——这样的大好机会,自然是不放过,耽误一点正常教学时间又如何呢?
周末整理了欣怡一篇算不得好却极其真诚的文字,今天早上听说物理作业也写得好。孩子昨天感冒发烧请假,今天我阅到的“遇见”是两篇,真是意料之外了!
大课间结束后,烤火,扒拉手机,什么都不想干,有些时间,就是用来虚掷的。午餐,从家里带了菜,蒸一碗米饭就是一顿,习惯了,也不觉得一个人一碗菜孤单。多有多的丰富热闹,独有独的简单清欢。
饭后消食。操场跑道上,已经有好几拨人。周老师提着大铁盒子在“施工”:细细地用笤帚扫干净地面,再刷干净脱落草皮的背面,地上,草皮背面都粘上胶,晾一晾再压实。他说,上周五修好的草皮又有些脱落,毕竟那里经过的人太多了……如此反复,临近退休的他却从不嫌烦。上周二的活动,我六点二十到校时,他已经准备好了第二节三幢楼四个课室的听课凳子六十余张,正顶着头灯准备第三节课的凳子。同为服务,周老师能如此这般细致,有耐心,不抱怨,多包容,德行、作风都堪称典范,反观自己做的那些,真的还远远不够!
睡了饱饱的一个午觉之后,还是决定开始絮叨。走路回屋,买点儿枸杞,红枣干,和苹果一起熬个水。冰箱里还有去年大女姐给的甜酒,舀上两勺,放进苹果水里,加几个汤圆,淋上蛋液,干一大碗,就我这量,微微醺都没有,就是有点撑,呵呵。
昨夜读《尼采自传》,他说,所有沉默的人都是消化不良的人。断章取义一下,为今日之记缘由。
另有王馨同学留言也可:如今看,当年交日常习作的电子版给您,就像是把自己的青春交给了时光代理人保管,时不时降落一点回忆碎片,给多年后的生活找到一丝小确幸[爱心]——能做孩子们青春时光保管代理人,幸事一件!
之前央妈不也曾鼓励多发朋友圈吗?说那是给日后自己最走心的礼物。
——我这也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