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高度是孩子的起点
主讲嘉宾:陶娅(喜马拉雅有开设的专栏)
孩子磨蹭?拖拉?丢三落四?不专注?玩具堆成山?没有时间观念?
不是孩子犯了多大的错,而是你的心太累。
调查显示,孩子的问题(畏难情绪):
1.面对多个问题,孩子总选择简单的做。
2.孩子磨蹭畏难情绪的产生:人都愿意呆在舒适区(安全区)
要事优先(重点突出,全面关注,做对事,比做快事更加重要)
1.有意识去引导孩子先做重要的事情,随着孩子的成长,慢慢会养成要事优先的做事方式。
2.磨蹭只是一种结果,时间管理应该解决的是磨蹭的原因,你的磨蹭的定义是否一致。孩子缺乏对时间的体验。
快是成人的需求,磨蹭只是大人用自己的时间要求孩子。
时间可以分为:客观时间和心理时间
不是去管理孩子,而是寻求合作,了解孩子和自己的需求。
从小给孩子养成无序的规律,则会形成低能量的连锁反应(不按时起床—上学迟到---在学校找不到文具,学习进度跟不上,精力差,心情坏----边玩边做作业——晚睡---不按时起床……)
不断重复的行为最后养成习惯,所以应该给孩子重复好的行为,养成好的习惯。
如,一年级养成一个好习惯,回去第一件事就是做作业。
催并不能解决问题,不断催的结果只能是无效。
固定的时间养成习惯。固定的时间睡觉(睡前仪式)、起床(起床清单)
规律对孩子是最大的安全感。
规律作息是时间管理的第一步。
睡眠时间:小学生10小时,最少9小时;初中生9小时,至少8小时。
睡眠保障的孩子(1)对情绪控制能力有益,更容易寻求合作。(2)自控力上升。
时间管理管什么?生活自立、热爱学习、引出智能。
基础*生活(清单、打卡、空间整理)
手段*学习(番茄卡、日历、打卡)
目的*天赋(引发潜能的智能)
一、基础*生活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要发现孩子的天赋,鼓励他,最终引发潜能的智能。
“做对”比“做快”更重要。
被催促长大的孩子自我价值感极低。
习惯是存放在神经系統的资本。
亲子*日管理
周一至周五(起床后,放学后)
跟孩子约定好清单内容。
存在的问题:清单做了不看的原因:清单太细,太满。
清单的分类:程序&规则&提示清单(插图)
几种清单循环运用,根据孩子的状态用。
低龄段的孩子放在适度的位置做规则类的清单,不宜太多,家里的规则要一致。
传承—家长的榜样力量
规则:电子设备一定要管理。如看电视或玩ipad的规则。(插图)
不同的规则清单放在规则发生地,如看电视的规则清单贴在电视周围。
清单的集成:年度目标+日历+周末安排+日程清单+好习惯打卡+梦想清单(插图)
让孩子明白时间管理的意义。
培养孩子的空间管理能力,创造在家随时可学习的环境。
学习环境要整理,不要养成用手机看时间的习惯。处理微信信息要批量,尽量减少注意力分散。
易效能孩子的桌面应该是这样:如图(插图)
二、中段—学习
要事优先—回家先做作业(固定时间做作业)适合低年级
排程:分类:(1)学校布置的必须做;(2)课外课作业;(3)家长人为布置的作业
排程的前提是孩子有感知时间的能力。(10分钟可以做什么?写一篇作文需要多少时间?)—对时间有概念。
画时间饼图,知道事情需要的时间,如睡眠时间8小时。
高年级—番茄工作法(一次只做一件事:25分钟学习+5分钟休息)
休息时间批量做事情:削铅笔,上厕所……
总结:小小孩:清单。大小孩:习惯/清单,日历,物品
三 、引发潜能的智能
每个人都有八大智能
最缺的是个人内省:自我反思的能力
在长项上努力,引发天赋。
儿童时间管理段位图
0-3岁八大智能发展的黄金期。4-6岁训练,练习执行。提出适度期待非常重要。7-9主动学习(陪伴)。高小10-12岁,自主安排,陪伴更重要。
学龄前期是建立规则的黄金时期
人的行为很难管理,关键是习惯,管理习惯。
人生是由一个个正循环组成,在每个正循环中感受到成就感和满足感。
线下课开课城市已遍及全国各地和海外
你还有当下比管理好时间更重要的事情吗
当孩子接受时间管理并主动践行时,我们要做的就是微笑地陪伴他们
10分钟,他完成了平时在家需要40分钟完成的作业
和爸爸妈妈第一次作为平等的同学关系一起学习,孩子有更多的主动性和责任感
有什么比当下做好时间管理更重要的事?扫码了解课程,期待你与孩子的时间管理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