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的心是一朵莲花
正中擎出一支点亮的蜡
荧荧虽则单是那一剪光
我也要它骄傲的捧出辉煌……
这首《莲灯》的作者是林徽因----民国第一才女,世人读过她的诗,都说她是美貌与才华并存,更多的却是津津乐道于围绕她身上无数的风花雪月。
可是,少有人看到这位风华绝代女性内心长明的灯光,读懂她美貌背后对建筑的执着、对信仰的纯粹和对生命的坚毅。
1904年,林徽因出生于杭州,其祖父是前清进士,父亲林长民则是民国知名人士。
出生在这样的家庭,可以想见林徽因天赐的聪慧、才情、和美貌。但她并没有官宦之女的娇气,反而早熟懂事,知书达理。
1920年,16岁的林徽因随父亲游历欧洲,历时一年半。
这期间,林徽因增长了学识,练就了流利的英语,并受房东太太----一位女建筑师的影响,立志投身建筑。
也是这一年,林徽因与徐志摩初识,由此拉开徐志摩对她长达十余年爱慕追求的序幕。
关于这段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世人多数认定林徽因虽然没有选择徐志摩,态度却是欲拒还迎。民间流传以下段子:
徐志摩在英国期间一遇佳人误终身,不惜为她抛弃了怀孕的发妻。甚至说是林徽因逼着徐志摩与妻子离婚,后来发现张幼仪已经怀孕,感觉自己背负不起这么沉重的骂名,与父亲星夜不辞而别;
虽然一直得不到佳人回应,徐志摩仍然对林徽因念念不忘。后来林徽因与梁思成去美国留学期间,突然一天他接到林徽因一封情意绵绵的越洋电报,以为自己又有机会。于是怀着一颗火热滚烫的心,匆匆赶到电报局回电报,却被告知,自己已经是今天第五位收到同样电报的人。
这样的林徽因被世人误读了很多年,其实真正的林徽因远非如此。
初识徐志摩时,林徽因仅16岁。对于她来说,徐志摩只是一位可爱的朋友。即便后来和她交恶的冰心都断然否认:“林徽因这样的大家闺秀是绝不会让他(指徐志摩)为自己的缘故离婚的。”(文洁若文《才貌是可以双全的----林徽因侧影》)
至于群发电报则是无稽之谈:当年越洋电报一个字就是天价,群发几封电报,不仅林徽因梁思成承担不起,可能梁启超都要破产了。何况,当时林徽因父亲新丧,出国留学经费完全是梁启超赞助的,她没有也不可能有这个实力卖弄风情。
如果她和徐志摩真有私情,为何不单独写封长信一诉衷肠,而是寥寥数语,还要群发五个人,唯恐天下不知?
徐志摩坠机而亡之后,林徽因给胡适写了一封信,其中有一段话颇能明示她的心思:他(指徐志摩)如果活着,恐怕我待他仍不能改的。事实上太不可能。也许那就是我不够爱他的缘故,也就是我爱我现在的家在一切之上的确证。
多年以后,林徽因的孩子问她,为什么没有选择徐志摩?林徽因说,徐志摩爱的不是我,他爱的是自己脑子里想象出来的那个林徽因,那不是我。
无论字里行间,还是人前人后,林徽因永远是那个睿智坚定的女性:对自己的追求有着清晰明确的目标,对爱情和婚姻有着纯粹的信仰。她用一生经历完美地证明了这一点。
至于徐志摩对林徽因的爱慕之情,只能用泰戈尔的一首短诗来说明:
天空的蔚蓝,
爱上了大地的碧绿,
他们之间的微风叹了声:“哎!”
1933年,冰心先生发表了《我们的太太的客厅》一文。才女入骨三分的描摹,让人对太太的客厅有了一个全方位的了解:精致婉约、流光溢彩,当时才华不二的文人志士莫不以加入我们的太太的客厅沙龙为荣,而我们的太太,就像众星捧月的那轮明月一般,光彩夺目,多少男儿为她竞相折腰,哪怕太太已经有了先生,有了女儿。
明眼人都看出来这是冰心讥讽林徽因的大作,把这位绝代佳人浑身是戏的形象写得风骚毕至。看过的人对文中描写的人物情境深信不疑,自然而然都对林徽因颇有微词。
世人用八卦的方式,把林徽因描绘成一位情史丰富,周旋于多个男人之间的近乎绿茶婊形象的女人,以迎合自己内心对漂亮女性的臆想和揣测。
可事实果真如此吗?
当《我们的太太的客厅》写作刊出的时候,林徽因正拖着患有肺结核的身躯,与腿有残疾的丈夫,骑着毛驴,行走在坑坑洼洼的祖国西部山路上,忍受着跳蚤、尘土、蝙蝠的袭击,发现了祖国破旧河山的无尽宝藏,并用自己的方式将它们保存下来……
当时正处于抗战未曾全面爆发之际,国内局势动荡不安,梁林的身体都很虚弱。但林徽因始终保持少女时代立下的志向,一心想要成为出色的建筑家,并用毕生心血去实现梦想。
1933年至1937年间,林徽因和丈夫四次去山西考察,一起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一领域的开拓者,并著有多部建筑著作。
他们率先发现唐代木结构建筑----佛光寺,打破了日本人叫嚣的“中国境内已经没有唐代木结构建筑”的谬论。这一路要克服多少艰难险阻,岂是那些温室里的贵妇小姐们能想象出来的?
还是她和丈夫,首先提出“建筑意”——在“诗意”和“画意”之外,还有一种“建筑意”的愉快。《平郊建筑杂录》
林徽因在研究建筑之余,展现了过人的写作天分。与同时期女作家幽怨自怜关注自我相比,其文风犀利遒劲,更多关注社会动荡时代底层百姓的辛酸悲苦。
《窗子之外》那劳动者的背影,《彼此》谈到信仰时坚强有力的决绝,《九十九度中》诙谐又心酸的市井百态;“模影零篇”里一系列鲜活却又悲剧性的形象,反应了大时代下小人物的悲怆命运;还有那一首首诗,仿佛乱世里的清风拂面,催开了读者内心的一朵朵莲花。
别丢掉/这一把过往的热情/现在流水似的/轻轻/在幽冷的山泉底/在黑夜,在松林/叹息似的渺茫/你仍要保存着那真……
1932年,林徽因写的这首《别丢掉》,极好地诠释了她对于建筑的热情和执着,对生命的坚守,对内心的扣问。
试问这样的女性:内心独立自主,追求真善美,笔尖流淌着大气理智,坦荡磊落,拥有由一根蛛丝引出浩瀚宇宙的睿智哲思,面对窗子之外的劳动者们时,又能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永远免不了坐在窗子以内的”,与那个矫揉造作,取悦男性,与丈夫以外的男子暧昧不明的太太有共同之处吗?
1937年抗战爆发,林徽因被迫中断和丈夫一起的考察事业,不得已一个人带着全家三十一口挤在一节汽车车厢里,辗转几千公里,来到昆明。比起某些人在战时资源最紧缺之际,还能用军车运送睡觉用的席梦思,林徽因的境界与写文讥讽她的人相比,高下立现。
有人问,如果日本鬼子入侵,怎么办?林徽因说,门外不就是扬子江吗?
为人母,林徽因在孩子生病时整夜不眠,衣不解带照顾孩子。
为人妻,她陪伴梁思成留学,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建筑事业,他们共同设计国徽,创建清华大学建筑系。这不仅仅是夫唱妇随,更多的是,你很优秀,我也很好,我们如同双子星,携手照亮余生。
为人友,她大力提携新人,一直与沈从文,胡适,朱自清保持终生友谊。解放后,林徽因更是坚定地和梁思成一起,留在祖国,为我国建筑学做出卓越贡献,直到生命尽头。
50年代,身体极度虚弱之际,还带着学生治学授课,重振景德镇瓷器。1955年3月,林徽因去世前还不忘对她的学生说:“景泰蓝是国宝,不要让它在中国失传。”
可以说,她的一生自始至终都保持了对祖国和民族大义的忠诚,对婚姻家庭的坚贞,对朋友的热忱无私。
可惜,人们对林徽因的这些杰出之处知之甚少,或者不愿了解,反而都津津乐道于她的另一段“风流韵事”----金岳霖。有人说他为林徽因终身不娶,更有甚者,说她得知金岳霖要与他人结婚,天天临窗照水,对镜梳妆,引得对面而居的金大哲人心猿意马,以后自然就是婚约解除,为佳人孤独终老云云。
早有事实证明金岳霖对林徽因爱慕是理性的尊重与爱护,甚至当林徽因与梁思成吵架时,还是金岳霖帮忙劝解。其实金岳霖一直有同居女友,后来还有一位即将谈婚论嫁,只是因为对方身患重疾而不了了之。老先生年纪大了,也就选择孤独终老。当然晚年也是梁思成和林徽因的子女照顾他,直至人生尽头。
世人眼中,林徽因就是那种“老天赏饭吃”的幸运儿,凭美貌和才华生活得多姿多彩,春风得意的上流人物,却远远没有看到她内心深处始终秉持的人间大道,那种对生命的坚毅,对时间“只争朝夕”和对命运不服输的反抗精神。
即便是四十年代因肺病极度严重,被医生宣判只有五年的寿命时,她仍然不放弃学术研究,抱病工作,顽强地使生命延长至十年。
这世上哪有什么命运的馈赠,只有自己咬牙搏花戴。
正因为此,林徽因才有可能在男性大家众多的建筑学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
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
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
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林徽因这首《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直众说纷纭。我认为,与其说林徽因是写给徐志摩或是自己儿子的,不如说是写给她自己的,是她内心最纯,最真,最软部分的写实:轻灵飘逸,玲珑剔透,饱含最真挚的爱,也是她一生的真实写照。
也许她留给世人的印象是风轻云淡,充满爱与暖意的笑响点亮天空,实则她轻盈的身躯内心一直擎举那盏莲灯,照见那玲珑的生从容的死。
至于那些关于她的各种不实传闻,不如让我们借用16世纪培根《论真理》中的一段话来结束:世人喜爱谎言,不只因为寻求真理路途艰辛,也不是怕真理制约思想,而是一种天生的对谎言本身的喜好,或者说由于谎言更能迎合人类某些恶劣的天性。
世人喜欢四下打听,积极传播那些似有若无的、谁也无法判断真伪的流言蜚语,正是迎合了常人那种与生俱来的对谎言本身的喜爱,因为诡言更能满足我们天性中某些恶劣的特质。
尤其是关于女性的,特别是漂亮女性的桃色新闻,无论男女都会趋之若鹜,听者津津有味,说者绘声绘色,谁也不会去求证传言的真伪,~~不正映证了培根的这一著名论断吗?
谣言止于智者。越是优秀的女性,内心越是强大,她们早已超越了世俗的眼光。
身为女性,我深知这一生有多少不易。但愿人们都能点亮自己内心的那一盏莲灯,照亮自己,也照亮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