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在微信读书APP上看书,也顺便整理了下。从今天下午看了大概5本书,有《飞行家》《万物生长》《数字原来会说谎《故事会》《故事会》(2021年2月份和3月份)。
那些书是已经放在我书架上很久的了,我看了分类。我才知道。原来以前我是有加入这些到书架的。
我现在书架上总共有884本书。我感觉我都爱上了看小说。我就全部地看,看的时候不要去想什么。我最近没什么思绪。
我记得很久以前我也是这样子的做法。
我发现其实我还蛮喜欢看悬疑小说的。我记得我第一次看小说是在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开始接触到《福尔摩斯探案集》,也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名著。
也许从那时候开始,我便喜欢了看破案的小说了。哪怕是我读初中上体育课之后,我便跑到图书馆那里去看书。
我记得我读小学的时候,看小说的习惯,也是从看故事会开始。那时候最大的快乐,便是有了故事会。
从故事会不断地延伸到各种名著,也有诗歌,古诗词,散文,随笔,杂文。
但我不喜欢看青春小说,觉得那些太假,是现实生活中根本不会出现的。
我至今还是无法知道,我是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喜欢看现实小说的。难道是从《看见》开始?还是读大冰的作品开始?也许出现的时候更早呢?
有时候我觉得记忆是一种令人可怕的东西。
今天我看了冯唐的《万物生长》之后,我觉得这句话挺有道理的:
“年岁大了就是有这点儿好处,他想记住什么事儿就记住什么事儿,想记不住什么事儿就记不住什么事儿,谁也没办法。”
我一直以来都有一个习惯,就是把看完的书籍中的笔记全部复制到《有道云笔记》这个AOP上。以前我总喜欢手写做笔记的感觉。
之前所做的读书笔记,有些不知被我扔到哪去了。也许有些是在我心里存放着,也许有些已经被时光铺上了厚厚的灰尘。
除此之外,我还喜欢看不同类型的书。
我记得有一次我上夜班的时候,我拿了一本多年前买的《梦的解析》的书过去。我经理看到我那本书之后,就跟我说:你看书范围挺广泛的嘛。之后我们便同时说出了令主管吃惊的话。《梦的解析》这本书的原理跟《周公解梦》差不多。
经理也说起他之前也很喜欢看书的,只是后来发现自己是个学渣,便没怎么看书了。
经理现在看的书基本都是人物传记。
这让我无意间想起了5年前,我刚出来工作的时候,上班没事做,只能通过看书。
我这一看书的习惯,便无意间引起了我分部经理的注意。原来大家都是看书之人。
我那时候也买了好多不同类型的书籍看。公司同事也经常找我借书看。
我记得那时候经理还特意搞个读书会,还买了很多书。我觉得这样子挺好的。
我那时候经理借给我一本传记,但我不知道是哪本书了。毕竟过了这么多年了。
人的记忆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地遗忘。
我觉得多读书总会好的,特别是读完书后的那种获得的收获,有时候真的恨不得跟别人分享呢。
这让我想起《单独中的洞见》这本书中的一句话:
“当我们不再去寻求答案的时候,所有的问题都消失了。所有的问题都消失,真正的答案就出现了。”
智慧总会是沉默的,也是快乐的一天更是纯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