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暴力:一把杀人不见血的刀
《红楼梦》里有一段风波,贾琏偷偷娶了尤二姐做姨太太,但没过几天,就被王熙凤得知。出于嫉恨,王熙凤想出了一个恶毒的计划。
她先是假装贤良淑德,骗取尤二姐信任,并将尤二姐接回园内居住。当尤二姐搬进大观园以后,王熙凤暗中一面让与尤二姐订过婚的人上告官府,一面让官府打压,把事情闹大,导致贾母厌恶尤二姐。尤二姐怀孕的时候,王熙凤故意让丫头刁难尤二姐日常吃穿用度。
接着,又帮贾琏迎娶一个小妾秋桐,并挑拨秋桐,让她对尤二姐指桑骂槐;叫来一个庸医,让尤二姐胎儿被打下。王熙凤又故作贤良,找来看风水的破解,却授意说是因为秋桐和尤二姐八字不合,致使尤二姐流产。贾琏因此厌恶秋桐,秋桐气得大骂尤二姐,导致尤二姐吞金自尽。
这可算是一个典型的冷暴力案例。而现在流行的各种“宫斗剧”中,妃子们运用的主要斗争方式也是冷暴力。在熟悉冷暴力手段的人的手里,冷暴力是一把杀人不见血的刀。
这种暴力没有行为上我们一般认为的“暴力”表现,它通常以冷漠、轻视、忽视、嘲讽等形式出现。实施冷暴力者会用故意示弱等方式掩盖自己的冷暴力行为,以至于当事人本身都无法确认那到底是不是暴力,旁观者也会疑惑,怀疑那根本就是当事人自己的问题。
其实,相信每个人都在生活或工作中见过某种形式的精神虐待行为。但是对于这种暴力我们经常会因为不知其危害,或无法判断其到底是不是危害,从而视而不见,社会也经常以包容为借口,对其罪行默不做声。
但是这种冷暴力却又实实在在地伤害了被暴力者。他们开始怀疑自己,认为自己哪里出了问题,痛苦,气愤,但又不知应该如何反抗——因为施加暴力者通常采用一种隔离的方式,将被暴力者隔离在心理范围之外。
对这一套技能能够熟练应用的人会很轻易地操纵受害者。而一旦这种行为奏效,就会在家庭和组织中造成极大影响。历史上,有很多人谙熟此道,他们会设计让别人为自己引起的灾难负责,自己却以受害者或救星的姿态出现,从而坐上权力的高位。假如他不顾廉耻,就能稳如泰山。
《冷暴力》书中,对这种“隐蔽的暴力”做了介绍。让我们可以对这种隐蔽却极有“杀伤力”的暴力形式有一定认识,在遇到相应情况的时候,可以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自己。
在家庭和职场上,冷暴力都十分常见
家庭中的冷暴力
一、夫妻、伴侣间的冷暴力:以爱之名,令你无所适从
夫妻或伴侣间的精神虐待实际上随处可见,反而像是正常现象。一方以爱情的名义,对另外一方实施精神压力。而当事人只有在深受其害的时候才会发现难以忍受。旁观者也经常会将之理解为夫妻间的“打情骂俏”。
精神虐待常常开始于发现所爱的人不符合自己的期待或太过依赖彼此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施虐者通过种种行为,传达出的信息是“我不爱你”。他们经常会令伴侣处于阴晴不定,无所适从的情境中,借以施展掌控力,让伴侣动弹不得,无所适从。施虐者会小心地防止伴侣有自己的想法,以免察觉到自己正在受虐。
这种精神虐待的另一面是过于忍让的伴侣。这种过度忍让的源头多半出于对家庭的忠诚,也包括重蹈父母的覆辙或者是顺从地扮演配合对方自恋的牺牲型角色等。
在这种虐待关系当中,施虐者一般的做法是,拒绝沟通、不尊重对方,拒绝对方挽回关系的一切行为,并且去中伤、诋毁他。而受虐者则认为,只要自己委曲求全,就可以挽回这段关系。但实际上,这样的行为只能使得虐待变本加厉。
在离婚或分手的时候,这种虐待行为会尤为强烈。当自恋的施虐者感觉猎物正在逃走时,精神暴力就会登场。例如在公司门外等着对方下班、每天不断打电话、直接或间接的恐吓威胁。
受虐者很难通过法律途径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因为虐待行为并不能留下罪证。而因为证据不足,法官也难以判断谁是谁非,只能持不确定立场。
二、对孩子的冷暴力:通常打着“教育”的幌子
家庭关系中还有一种常见的冷暴力,就是父母对孩子的冷暴力。
由于身份的特殊,在家庭中的精神虐待往往会躲在教育的幌子之下。而父母对孩子的感情中,也往往掺杂着爱。所以,这种精神虐待更加隐蔽,孩子们面对父母的力量和权威没有开口的余地,甚至被剥夺了直觉。他们是无力反抗的。
父母对孩子的家庭暴力往往起源于对于配偶的憎恶。但是这种憎恶往往会祸及孩子。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因为父母本人的生活过得很痛苦,所以也不能允许孩子拥有快乐。当看到孩子快乐的时候,他们就认为这种快乐是不能容忍的。
操纵子女是非常容易的。因为如果父母各说各话而且立场完全相反的时候,子女就完全不可能有正确的想法。子女也会帮所爱的人找借口,他们的忍耐是没有限度的。对于父母的所作所为他们都能原谅,并且把过错转嫁到自己身上。
羞辱的言辞和暗示是直接虐待的常见方式。而这也会形成负面制约或者是洗脑的情况。受此虐待的儿童不会抱怨遭到不当对待,反而拼命想获得拒斥他的父母的认可。如果得不到的话,他会因此产生负面的自我形象,他会认为我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并且认为自己是罪有应得。
在这些案例中,父母表现出来的无非是孩子不符合自己的期待。但是这种方式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父母越是责备子女,反而会使得子女越是不灵光,距离父母的理想越来越远。而他们越是这样,越是会导致父母不断地对子女施加虐待。
而另外一种情况是,如果一些孩子太聪明、太敏感,或者是某些方面比父母强得太多,父母如果想要掩饰自身的不足,便会抹杀子女最大的长处。
以自己受苦作为要挟,则是父母操纵子女的另外一种方式。这种方式因为披上了合理化的外衣,从而非常隐蔽。在这种方式之下,受虐的子女一般会认为所有的错误都是由自己导致的,从而会产生非常严重的自责心理。
不过在任何情况下,孩子感受最深的是自己达不到父母的期待,或者就只是觉得自己是多余的。他们对令父母失望、让父母颜面无光、不如父母期望的那么好这些事倍感愧疚。孩子会满怀歉意,一心想弥补父母的自恋情结,但是这注定会落空。
父母的操控会引起孩子严重的身心失调,而且在孩子成年之后,也仍然会继续产生影响。所以不论以什么理由,这种行为都令人无法接受和原谅。而且孩提时代留下的恶因会在成年后恶性循环。
职场中的冷暴力
所谓的职场精神虐待是指任何经由言语、表情、姿势或者文字来侵犯个人人格尊严或者是身心完整的举止,以及危害此人正常工作或破坏职场氛围的行为。
一般来说,企业和媒体多半会把职场虐待的焦点放在性骚扰上。但是那只是所有的职场精神虐待当中的一种。职场上的心理战还包括两个要素:一是滥用权利,一是精神操控。
职场上的滥用权力行为一般会很容易被员工发现,所以说并不好操作。职场上最安全的精神虐待是精神操控。这种方式在一开始的时候并不明显,但是却在暗中扩大。攻击会层出不穷,受虐者不断深陷其中。长期下来便会自觉不如人,并且向恶意卑鄙的操控屈服。
精神虐待是分阶段的,每一个阶段的共同特征就是拒绝沟通。
首先是拒绝直接沟通。施虐者拒绝解释其行为,而不愿解释,导致受害员工只能忍受,而无法处理受到的攻击。这种拒绝对话的形式会加重冲突,同时取得影响力的有效方法等于不用言语却明白表示我懒得理你,甚至认定对方根本不存在。
第二种方式是打击信心。这种手法是以非言语的形式间接表达,比如说恼怒的叹息和让人不安的表情,欲言又止、含沙射影的恶意和令人难安的暗示。这些言行可使其专业能力在团队当中逐渐变得不可信赖。而面对这种间接的欺压,员工很难自我保护。
假借开玩笑逗弄或讽刺、间接批评被害员工也是打击的伎俩。如果员工发怒,主管会说那不过就是开一个玩笑嘛,也不会死人。
破坏名誉也是一种常见的虐待行为。比如说给员工起一些稀奇古怪的外号,或者是拿他的身体和别的缺陷大做文章。用中伤,谎言和恶意的讽刺来对付他。受虐者就会陷入明白自身处境,却无力抵抗的困境中。
孤立则是一种最奏效的虐待技巧。当一个人被切断了所有潜在的结盟,被孤立起来的时候。单独一个人想反抗会困难得多,尤其当你被骗相信人人都反对你的时候。
孤立会迅速带来比工作量过大时更多的压力和伤害。管理层发现这是让他们不再需要的人辞职的最简单的方法。
让虐待者手做无用或低下的工作也是一种欺凌的行为。比如说树立一个达不到的目标或者是制造意外的事故,使得对方身体受到间接的伤害。不许他人犯错也是打击他人的有效招数。比如说有一些人会态度轻蔑的挑衅其他人,让这些人做出引人侧目的过分行为。然后他就可以说:你看那家伙完全乱来,让大家都不能好好工作了。
随着时间的增长,人们甚至已经不记得这些精神暴力的源头。主管对这种事不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是任凭其自由发展。即使是同级的骚扰,管理阶层也倾向于不介入。所以在问题发生后大多会遭到忽视。直到受虐者公开反应哭泣歇斯底里或者是常常请假。
但实际上,如果有人及早出面,理性地采取适当行动的话,虐待行为就会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