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天读书群》第八期第一天
《论语》读书笔记
究竟什么样的书才算经典,这是很多人迷惑的问题。总觉得反正是好的就是经典呗,其实对这个问题有一个自古以来的共识。
第一等的经典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这四本书是第一等级的经典。凝聚了古人所有智慧的精华,这四本书读好了,能融汇贯通了的时候,就没有什么书是难读的了。
第二等经典是《易经》、《诗经》、《老子》、《庄子》,其实这几本书也是挺难懂的,尤其是《易经》,我们现代人都已经很少接触古人关于易经八卦的东西了,对老庄的思想也知之甚少,除非一些砖家,我们普通人基本上没读过这些东西,不对,有一本我们是比较熟悉的,那就是《诗经》。
第三等经典就是一些有名的诗词歌赋,我们普通人在中小学常学的就是滴三等经典。比如李白杜甫白居易,李煜苏轼李易安。
第四等经典是一般流行的童蒙书,比如《千字文》、《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等。现在我们提倡经典诵读,大部分小学和幼儿园读的都是这一类蒙学读本。
【21天读书群】第八期第2天
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论语》
我们在课堂上总是“滥夸”:棒棒棒,你真棒!真聪明!……但是大圣人孔子,他夸学生,最大的褒奖竟然是“好学”!夸人的主观努力,而不是卡他的先天条件。
夸他努力,他会以努力为自豪,认为努力是对的,会更努力。而夸他聪明,夸他漂亮,起什么作用呢,恐怕只有骄傲吧,并且这种骄傲毫无道理,于成长毫无益处。
西方人也不夸孩子漂亮聪明,而是夸他努力勤奋,这和我们老祖宗的想法如出一辙。
我们在将近100年的时间,一直学习西方的教育思想,这在解放初期是非常对的,快速大规模的扫盲,提高了整体国民的识字水平。但是,在提倡创新个性的今天,这种工厂化的教育方法已经阻碍了教育的发展。
什么是高级的教育方法,或许回头看看我们的传统教育方法,也许会得到一些启发
【21天读书群】第八期第3天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
译文:大学教人的道理,在于彰显人人本有,自身所具的光明德性(明明德),再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去除污染而自新(亲民,新民也),而且精益求精,做到最完善的地步并且保持不变.
明德就是所谓的道德意识,明明德就是明这个道德意识,在明明德就是使道德意识切实地在自己的生命中,这是内圣。
下一句“在亲民”,是谓外王。鼓励天下的人革除自己身上的旧习,在于使人们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这是一个由内而外的过程。要想使美德明显于天下的人,要探究事物原理,自己意念诚实,心正不邪,提高自身修养,整治好自己家庭,再治理国家。即自己—家—国。就是通常所说的修身齐家平天下。
【21天读书群】第八期第4天
《论语》读书笔记
子不语:怪、力、乱、神。
——《论语》
孔子不谈论四种事情,分别是:怪异之事,施暴逞强之事,叛乱之事,鬼神之事。
尼采有句名言:当你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你。世上没有纯善与纯恶的人,一念之差,可以是抬头的晴空,也可以是低头的深渊。一不留神,被拽下去的也许不只是善良,还有那颗脆弱的人心。
看影视作品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久做卧底的人会变成罪犯,可能就是这个道理吧。为什么现在有很多孩子变得阴暗凶恶,肯定与长期玩血腥游戏有关
《唐人街探案2》结尾,宋义对秦风说:当你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你,看看可以,但不能看太久。宋义不但看到了、经历了,还沉入了深渊(当然,这有情可原,并值得原谅),他不希望秦风也步他的后尘。
我们的老祖宗在很久以前就已经想过这样的问题,并指出了具体方法,那就是—不谈论。对于我们来说,负能量的事少接触,少看,少说,我们就能少受影响。
【21天读书群】第八期第5天
《论语读书笔记》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论语》
这一段文字之所以很有名,就是成语“四海之内皆兄弟”出于此。
司马牛忧愁地说:“别人都有兄弟,唯独我没有。”子夏说:“我听说过:死生由命运决定,富贵在于上天的安排。君子认真谨慎地做事,不出差错,对人恭敬而有礼貌,四海之内的人,就都是兄弟,君子何必担心没有兄弟呢?”
这段文字是教人如何获得大家都拥护的,要想赢得追随者,子夏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敬而无失,就是内心端正,外在正直。秉持这种态度做事,就可以减少失误,这样大家都会尊敬你。二是恭而有礼,就是对待他人谦恭有礼,让对方感受到你对他的尊重。
子夏认为,如果一个人做到了两点,普天下的人就会对你如同兄弟手足一般。
话是这样说,道理也很明了,但是这是对身居上位的人讲的,我们普通人看看就好了,要想有朋友,讲的还是机缘和“臭味相投”。
【21天读书群】第八期第6天
《论语》读书笔记
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论语》
樊迟跟随孔子在舞雩台下游览,说到:“请问如何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改正过失,辨别是非?”孔子说:“问得好啊!辛劳在先,享乐在后,这不就可以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吗?检查自己的错误,不去指责别人的缺点,这不就消除内在的怨恨了吗?因为一时气愤,而不顾自身和自己的双亲,这不就是迷惑吗?”
第三条讲的是不要意气用事,否则就容易陷入冲动,做出不理智的事情来,冲动是魔鬼嘛!总看别人的缺点,对别人的批评持怨恨态度。
心胸再小一点的,还可能对别人打击报复。尤其是年轻人,为了一点小事被怨恨仇恨冲昏头脑,就不什么都不管不顾了,结果酿成大错,不但累及自身(上帝想让谁灭亡,必先使其疯狂),还会累及家人。
一个人的一生,不但要终身学习,还要时时修养自己的品性。为老不尊的事多了去了,道德修养真的是一辈子的事啊!
【21天读书群】第八期第7天
《论语》读书笔记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论语》
子贡问朋友的相处之道。孔子说:“忠心地劝告他并好好地开导他,如果不听从也就罢了,不要自取侮辱。”
十几岁的时候,当我们成长的目光从家里投向外面广阔的世界的时候,我们惊奇地发现,在这个世界上,还有“朋友”这一神奇的存在。我们可以对朋友倾诉无法和家长沟通的话题,可以和朋友聊一聊异想天开的想法,可以和朋友分享不吐不快的糗事。
迫切地需要朋友,以至于觉得有了朋友就有了天,有了朋友似乎拥有了一切(尤其男的),可以为朋友两肋插刀面不改色。
在人最亲密的时候,往往会忘了距离。
一个女孩和另一个女孩是好朋友,可另一个女孩也想和别人玩,她不允许,于是哭闹打骂,甚至造成另一个女孩的伤痛。
再亲密,她是她,你是你,一个人永远不应该替别人做主,否则,徒惹其辱。
这道理同样适用父母和子女。
【21天读书群】第八期第8天
《论语》读书笔记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论语》
孔子说:“熟读了《诗经》三百篇,交给他政务,他却搞不懂;派他出使到各国,又不能独立应对外交。虽然读书多,又有什么用处呢?”
这句话是在告诉我们读书和实际结合的重要性。
老夫子批评了那种只会读死书的书呆子,更深的意思也是告诉我们怎样学习才是最有效的,怎样读书才是最有用的,那就是学以致用,只有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让知识指导实践,让实践检验知识,这样才算得上会学习的人。
在现在这个快速的社会,人人都想快点再快点,最缺的实际上是真正读书的人。看一点书,一知半解,拿着一套半生不熟的理论就去欺世盗名,沽名钓誉。
教育方面尤其如此,目标教学,自主课堂,反转教学,新花样层出不穷,且都有自己的理论,看起来牛掰闪闪,实际上经不起推敲,甚至害人不浅,这样的话,还不如做个老实的书呆子。
【21天读书群】第八期第9天
《论语》读书笔记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人之方也已。
——《论语》
孔子认为:所谓“仁”就是,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使别人事事行得通。能够就眼下的事实脚踏实地一步步去做,可以说是实践仁道的方法。
孔子的一生都在颠沛流离中度过,之所以如此,并不是他不喜欢有好的生活环境,他为的是向各国统治者推行自己“仁”的思想,实践自己提出的“仁”。仁德的起源和推广都要从自己做起,自己做好了,再推己及人,彰显仁德。
看论语稍微深入了一点之后,对儒家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有了深入的理解。当自身的主观条件或者外在的客观条件都不具备的时候,人就应该做好自己,不要上蹿下跳徒增侮辱。
管不了的学生随他去吧,年轻的时候想不通这个道理,自己很痛苦,学生也不领情。现在,很能给自己找到借口(孔子的智慧)。
【21天读书群】第八期第11天
《论语》读书笔记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论语》
季文子办事,要反复考虑多次后才行动。孔子听到后,说:“考虑两次就可以了。”
我们通常说三思而后行,往往用来形容一个人小心谨慎,是夸人的。殊不知,孔子并不赞同这种太过谨慎的处事方式。他认为考虑两次就可以了,不用再三再四。在《论语》中,这句话是贬义。孔子说季文子做事想太多,想两次也就够了
作人做事诚然要小心,但"三思而后行",的确考虑太多了。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相对总是矛盾的,三思就是矛盾的统一,统一了以后又是矛盾,如此永远搞不完了,也下不了结论的。所以一件事情到手的时候,考虑一下,再考虑一下,就可以了。
如果第三次再考虑一下,很可能就犹豫不决,再也不会去做了。所以谨慎是要谨慎,过分谨慎就变成了小器。大家都有几十年的人生经验,过分小心的朋友,往往都犯了这个小器的毛病,小器的结果,问题就多了。
所以孔子主张,何必三思而后行,再思就可以了。
【21天读书群】第八期第12天
《论语》读书笔记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知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论语》
孔子说:“生来就知道的,是上等;经过学习才知道的,是次等;遇到困惑疑难才去学习的,是又次一等了;遇到困惑疑难仍不去学习的,这种人就是下等的了。”
孔子提出了求知的三个境界:提前学习,用时再学,用也不学。
我们在学生时代的学习就是提前学习,因为不知道知识的重要,所以往往不好好学,在学生时代就知道知道知识的重要并好好学习的次等人也不是太多。我也不是这样的人。
等到工作的时候,发现自己的知识的匮乏,尤其发现自己和别人的差距的时候,也会深深地自责,就下决心看书,学习一点迫切要用的东西。无奈年龄大了,老眼昏花,记忆力也不好,记一点东西比上学的时候要花费狠长的时间。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
越老越懒,大多数时候也是借口没空不想学,但是转身就玩手机去了。想想自己真是孔子口中的下等人啊!
至于他说的上等人,生而知之的天才,更是我辈难以望其项背的,哎,不说了,说多了难过!
【21天读书群】第八期第13天
《论语》读书笔记
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
公明贾对曰:“以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
子曰:“其然?岂其然乎?”
——《论语》
咳咳,发这么长一段古文不翻译是不道德的行为,所以,看我翻译如下
孔子向公明贾问到公叔文子,说:“是真的吗?他老先生不言语、不笑、不取钱财?”
公明贾回答说:“那是告诉你的人说错了。他老人家是到该说的时候再说话,别人不讨厌他的话;高兴了才笑,别人不厌烦他的笑;应该取的时候才取,别人不厌恶他的取。”
孔子说到:“是这吗?难道真的是这样吗?”
孔子在这一则里像个后生小子一样可爱好学。公叔文子确实是有大智慧,把个大圣人孔子迷得说话都不利索了“是这样的吗?是这样的吗?”
话说这位公叔文子不管言、笑、取都能把握恰当的时机。
恰到好处,是一种中庸思想,对一切事物不偏不倚,加以包容、合理利用。在客观存在的事物之中,无论他的本质是什么,都含有一定的必然性意义,我们要有所觉察有所领悟,并对其进行恰如其分地选择,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做出适宜的行动。
在具体的运用中,则是指注重适度原则,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不厚此薄彼,在微妙的关系中空间中寻求一种大智慧的平衡。
【21天读书群】第八期第14天
《论语》读书笔记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论语》
有人说:“用恩德来回报怨恨,怎么样?”孔子说:“那用什么来回报恩德呢?用正直来回报怨恨,用恩德来回报恩德。”
原来孔子并不同意我们“以德抱怨”,佛家所谓的“别人打了你左脸,你伸给他右脸”在孔子看来那就是愚蠢。
不仅如此,孔子还提倡有仇必报。《礼记.檀弓上》说,子夏问孔子:“心里怀着杀害父母的深仇大恨,该怎么办?”孔子说:“要时刻记着这仇,磨炼自己的心志,不去朝廷做官,手拿武器,与仇人不共戴天。不管在那里遇到他,立即与之决斗。”
子夏又问:如果心里怀着杀兄弟的仇怎么办?孔子说:不和仇人在一个国家做官,如果奉命出使仇人所在的国家,遇到仇人也不决斗。
子夏又问:如果怀着杀堂兄弟的仇怎么办?孔子说:不带头去报仇,如果死者家人去报仇的话,就拿起兵器跟着去。
所以,孔子并没有让我们一味忍让,忍气吞声。看来断章取义真的是要不得啊
【21天读书群】第八期第15天
《论语》读书笔记
子之所慎:齐,战,疾。
——《论语》
孔子小心谨慎对待的事有三件:斋戒,战争,疾病。
前两项不说了,说说最后一项,孔子有贵生的思想,所以对关乎人命的疾病非常重视。我们都知道,一个人再怎么好强,再怎么不甘心或者有钱有权,如果失去生命,一切都不复存在。
作为一个智者,孔子当然非常清楚,所以才强调重视疾病。
慎重地对待疾病就是养生,有些人对自身的一些小病不以为然,这就是对自己生命的不负责任。
对待疾病采取谨慎的态度,关注健康问题,才符合珍惜生命的仁道。孔子活到了73岁,在当时平均寿命只有三四十岁的古代,简直就是一个奇迹,这和他注重养生是分不开的。
作为女人,我们更得关心自己的身体,别看男人们花言巧语貌似很关心你,真要到你不能照顾自己需要他来照顾你的时候,那就到了受罪的时候啦。
【21天读书群】第八期第16天
《论语》读书笔记
子张问行,子曰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实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子张书于绅。
——《论语》
子张问怎样才能使自己通达。孔子说:"说话忠诚守信,行为笃实严谨,即使到了边远的部族国家,也能够通达。说话不忠诚守信,行为不笃实严谨,即使在本乡本土,能行得通吗?站立时仿佛看见'忠信笃实'这几个字显现在前面,坐在车中仿佛看见这几个字在辕前横木上,能够做到这样,便能够处处通达了。"子张便把孔子的话记在束腰的大带上。
孔子重视“修己治人”,对言和行提出了很多要求,说话要忠实诚信,行为要老实恭敬。
孔子说,如果做到了“言忠信,行笃敬”,走到哪里都不害怕,去到陌生的地方,也不必担心别人容不下你。如果做不到,最亲近的人也会和你有隔阂,更别说是陌生人了,这样的人简直就无处容身。
【21天读书群】第八期第17天
《论语》读书笔记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论语》
孔子说:“君子谋求的是道而不去谋求衣食。耕做,常常会有饥饿;学习,往往得到俸禄。君子担忧是否能学到道,不担忧贫穷。”
越看越发现古人的智慧了不起。就比如这个“君子谋道不谋食”,和我们常说的“你越不追求钱而努力工作,往往最容易得到钱。”是多么一样。
当初,我听到那句话时简直觉得振聋发聩,说的太有道理了,说到人心坎上了。忽然觉得原来我们的先哲简直就是神一样的存在,时隔几千年的话,放到现在,一样指引着我们的人生。
很多时候,我们刻意去追求,往往求而不得。可是,当我们以放下的姿态去面对的时候,奇迹就发生了,所谓“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样的话还不止这一句,很多教育学的原理和生活哲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些我们朗朗上口的句子给了我们多少指引和慰藉
【21天读书群】第八期第18天
《论语》读书笔记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论语》
孔子说:“君子有三件事应该警惕戒备:年少的时候,血气还没有发展稳定,要警戒迷恋女色;壮年的时候,血气正旺盛,要警戒争强好斗;到了老年的时候,血气已经衰弱,要警戒贪得无厌。”
孔子认为君子有三戒,分别针对人的少年、壮年、老年三个阶段容易出现的问题,因因而也可以看做人生三戒。
中国人对“三”“六”“九”情有独钟,做归纳的时候爱用“三”,用三点概括了人的一辈子。
西方有个叫卢梭的人,也对人的一生应该警戒的做了概括,他说:十岁受诱于饼干,二十岁受诱于情人,三十岁受诱于快乐,四十岁受诱于野心,五十岁受诱于贪婪。人,到底何年何月才会只追求睿智?
看来不管中国还是外国,古代还是现代,人性都是一样的。
【21天读书群】第八期第19天
《论语》读书笔记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孔子说:“严厉地责备自己而宽容地对待别人,就可以远离别人的怨恨里。”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当有矛盾的时候,孔子历来主张主动承担责任,不推卸责任,也就是说为人处事要多替别人考虑,站在别人的立场上看待问题,要给别人说话的机会,不能固执己见。
一旦发生了矛盾,不能一味指责,要多多自我反省,从自身找问题。我们大多数人做不到,很多情况下,还反其道而行之,觉得自己做什么都是可以理解的,而别人的做法通通都是错误的。并且很多任犯了错,不管别人原不原谅,自己先原谅自己,为自己找托词,推卸责任。
从自己身上找责任,我们大多数人做不到,很多情况下,还反其道而行之,觉得自己做什么都是可以理解的,而别人的做法通通都是错误的。并且很多任犯了错,不管别人原不原谅,自己先原谅自己,为自己找托词,推卸责任。
人在错误的窘迫和狼狈中,攻击和指责别人似乎是对自己的下意识的保护,推卸责任变成了一种人性。
能战胜人性的弱点,寻找错误的时候转向自身是一种了不起的品格。
【21天读书群】第八期第20天
《论语》读书笔记
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论语》
孔子说:“见到善的行为,就怕赶不上似的去努力追求,看见不善的行为,就像手伸进了沸水中那样赶快避开。我看见过这样的人,也听过这样的话。隐居起来以求全自己的志向,按照义的原则行事以贯彻自己的主张。我听到过这样的话语,却没见过这样的人。”
孔子认为进行道德修养,态度非常重要。具体来说,主动修德与被动进步是不一样的。主动修德是真正认识到了修德的重要性,发自内心地渴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也没什么功利性的目的,因而行善修德非常自觉。
被动修德又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对修德的重要性有一定的认识,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也可以分辨清楚,却不能自觉修德向善。
另一种情况是,修德者并没有从思想高度上认识到修德的重要意义,他之所以修德,是因为想通过修德获得物质或者精神方面的满足。孔子认为,这种人动机不纯,不值得提倡。
【21天读书群】第八期最后一天
《论语》读书笔记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
我们每一个人都曾在人生的某个时刻忽然觉得时间过得好快啊!感叹光阴的流逝,庄子就曾经说过:”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人生就像白驹掠过,稍纵即逝。苏轼”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白居易,曹操也有类似的诗篇“人生百年内,疾速如过隙。”,“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林清玄也说,“虽然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但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了。”
我们感叹转瞬即逝的生命。所以,在这短暂的生命之重,我们更应该去合理的区规划他。就在孔子感叹光阴流逝之时,他给千万代的后人描述出了这样的一种人生。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句话的大致意思就是:”我十五岁的时候立志研究学问,三十岁确立自己的理想,四十岁不为我所做的事情而迷惑,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法则,六十岁时无论听到什么,不用多加思考,都能领会其中的意思,并明辨是非。七十岁我的道德修养到了一定的程度便可以随心所欲地做事,而不逾越法度规矩。”
这成了我们后人人生每个阶段的标尺,每到一个岁数,总会习惯性地问问自己是不是达到圣人的要求。
21天读书群】第九期第1天
《论语》读书笔记
子曰:“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荡;古之矜也廉,今之矜也忿戾;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诈而已矣。”
——孔子
孔子感叹道德堕落和人性退化,他说,古代的百姓有三种毛病,现在或许都没有了。古代的狂人是轻率肆意,现在的狂人则是放荡不羁;古代矜持的人是棱角分明,现在矜持的人是恼羞成怒,强词夺理;古代愚笨的人是憨直,现在愚笨的人是欺诈伪装。
孔子是崇古的,对尧舜禹等圣贤和他们当时清明的政治都推崇备至。他认为古代的圣王明君都道德高尚,现时的君王赶不上,就连老百姓也是如此。古人有的优点今人不能保持,但是缺点与古人相比,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就连这三种缺点在古人身上也比在今人身上可爱。
我们也听过一句话:八斤老太,一代不如一代。总有人感叹现在人心不古,对人和事各种看不惯,口头禅是“现在的人啊!”
看来感叹世风日下是每个时代都有的啊!
【21天读书群】第九期第2天
《论语》读书笔记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论语》
子路问孔子,君子崇尚勇敢吗?孔子说,君子把义看做是最尊贵的。君子有勇无义就会作乱,小人有勇无义就会去做盗贼。
孔子也认为勇是人生的美德。但是,他更强调了尚勇的前提,提出勇要受到义的约束。
荀子也曾对勇做过论述,他把勇分为四个等级:狗彘之勇,贾盗之勇,小人之勇,士君子之勇。
为了生存繁衍,动物会使用勇力,比如争食求偶,这是狗彘之勇。若人只是为财死为食亡,那和动物没什么区别,荀子认为这是商贾之勇。
还有一种人,只会逞小人之勇,不知珍惜生命,随随便便就要施暴,做事不记后果,遇到事就忍不住,一定要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当场就拔剑拼命,拼了命也决不受一点委屈。与其说是勇,不如说是冲动。
真正的君子之勇,是以义为先,只要符合道义,在大是大非面前,尽管艰难,也敢于挺身而出。如果不符合道义,或者无聊小事,即使有人挑衅,也能不为所动。
所谓真正强大的人往往平静如水。
小时候,村里常常有动不动就对骂,打架的人,那时候,深深地觉得自己懦弱,不敢和人吵架,不敢和人打架。
现在看孔子和荀子都评价那种人是有勇无义的人,心里觉得稍稍安慰一些。
看来,读书的好处之一,就是它会在某个你想不到的时刻突然跳出来,安慰你生命中曾经受到过的伤害。
【21天读书群】第九期第3天
《论语》读书笔记
出世入世,都是人生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避而趋之,不得与之言。
——《论语》
故事是这样的:楚国的狂人接舆唱着歌经过孔子的车子,说:“凤凰呀,凤凰!为什么道德如此衰微,过去的已经不能挽回,未来的还来得及改正。算了吧,算了吧!现在那些从政的人危险呀!”孔子听了,心有感触,就下了车子,想同他说话。接舆快走几步避开了孔子,孔子就没能与他交谈。
接舆是楚国的隐士,一个既狂且怪的人,他主张出世,他的本意可能是提醒孔子,社会这么乱,兼济天下什么的就别想了,保全自己的小命要紧。
孔子对他那句“来者犹可追”很有感触,想和他谈谈,但他就看不上孔子的入世,没给孔子交谈的机会,就走了。
孔子所在的时代,确实是礼崩乐坏的混乱时期。很多人选择了出世,隐居起来不问世事,比如长沮、桀溺、无名丈人、伯夷、叔齐等。孔子对他们都相当理解和敬仰,人各有志嘛。
但是这些隐士们却不理解孔子认为他明知不可为而为,对他冷嘲热讽,或者同情劝戒。就像接舆,用唱歌的方式警醒孔子。但孔子从来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即使屡造失败,也从未放弃,而是努力奔走,以求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这就是最积极的人生态度:入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