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为一些机缘有和老同学重建联系,
聊了很多各自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现状,
总的一句话其实就是大家都在自己的围城里边打转,同时观望着别人的围城。
不过,在交谈中他关于工作与娱乐爱好的看法引起了我的兴趣
讲回正题之前我想先简单介绍一下那个让我产生写作想法的同学:
他初中是某县学霸,后被选拔进入市重点高中,在高中时学习成绩一直保持在中上水平,我们学校呢,经常按照成绩排名划分考场,我也常和他在同一考场。后来高考时我正常发挥上了一所南方985,而他却落榜了。
当我们一边感慨高考的运气成分和主观心态的影响时,他复读一年顺利考上一所211高校,本科期间还出国交换了一年,后来毕业时又保研直博到上海某一流高校。自然而然的他成了我们口中的传奇,他用自己的实际经历告诉我们一时的失利在人生的长跑中算不了什么。
他和我交流过程中,一直在抱怨作为博士的辛苦:
在老师的催促下一年把所有学分学完;
几乎每天泡在实验室,到晚上11点回宿舍算正常情况,还在中午发视频给我看他们办公室所有的人趴在桌子上午休的画面;
他说这种工作强度本身就很累了,更加辛苦的其实是不知道自己做的东西能否出来成果,能否发出文章,而他辛辛苦苦做了一年的项目现在也要再次调整;
他说自己顺利的话大概用5年才可以毕业。
忍不住扯点别的 :)
他对我说,读博真的要考虑清楚。
当然这些都是他个人的主观感受,同时也可能是他暂时的感受,今天在抱怨的事情,到了明天可能会觉得不虚此行。
人的记忆专注于高峰时刻,困难时刻以及结果,我相信只要最后他能有一定成果并且毕业的过程较为顺利,那么他以后一定会怀念这段时光并以此为傲的。
当然有些人则真的能乐在其中,比如他的导师,据他所说这位导师依旧年轻,真心热爱科研,也渴望出成果,因此对学生要求比较严格,但是硬件方面和相为人处世都很好,学生们工作虽然累但对他也是一致好评。
紧接着我们就谈到了工作之余的娱乐问题,
他说他现在就靠练字来调节自己的心情。
我看了他偷闲练的字,写的确实不错,
我调侃他:“士别三日当刮目啊!您这是陶冶情操呢?”
他显得无奈地说:“啥呀,有时实在不想干活就会找其他事情做,后来发现练字挺不错的,结果就这样了。”
当然他有偷懒的嫌疑,但我以为这种工作之余的小爱好真的不可或缺;
有一段时间为了激励自己学习看励志视频,结果被洗了脑,认为任何的非学习行为都是在浪费时间;
结果高强度的学习坚持了2天,第3天懈怠之后更加自责,反而之后连简单的学习任务都没有坚持下来;
从小常听人说:“小考小玩,大考大玩。”
培养一个适合自己的爱好对于我们来说是挺必要的,他最好能暂时使我们从当下的繁忙工作中抽身出来,进入自己的宇宙当中,获得快乐或者慰藉自己。
就我个人而言,往往我制定了理性的计划,但是偶尔一件比较糟心的事就会让我情绪产生波动,此时很容易发生感性战胜理性的事,以心情不好或者很高兴需要庆祝作为借口将当下的事拖延,之后掉入拖延---任务没完成---心情不好---拖延的恶性循环。
经常看到控制情绪的文章,可是只是告诉我应该这么做,却不知道怎么做。不过这些文章的好处是唤起了我对情绪问题的重视,于是我开始探索自己的解决办法。
既然情绪易波动难以遏制,那就想办法去面对注定要发生问题:
找到能迅速调节情绪的手段!
最近的我喜欢上了在饭后听着电台散步。
在那短短一个小时内,只有我,只有声音,我会努力地融入电台的故事当中,或者听着主持人们的调侃而对着空气傻笑,或者紧张兮兮地听着恐怖故事。
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每天唯有出门戴着耳机的那一个小时是最放松的时光。
我很感谢陪伴我的电台!
希望各位也可以找到能调节情绪的爱好。
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