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妈妈说:她的孩子无论是游戏还是玩闹,都不允许自己失败,不然就会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无比的沮丧和失落,很长时间都不说话。
大多数家长都会有这种体会:孩子输不起。
其实,孩子的好胜心强很正常,尤其是在三岁左右,自我意识开始形成,都希望体验到“我能行”,不想让自己比别人差,一旦体验到了失败,就会生气、暴躁。
随着孩子的成长,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在不断的提升,也就是所谓的“逆商”。是指人们面对逆境时的反应方式,即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
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的事业成功必须具备高智商、高情商和高挫折商这三个因素,在智商都跟别人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挫折商对一个人的成功起着决定性作用。
我们经常看到新闻中很多年轻有为的人,却因为一点风浪就放弃生命。而这些风浪,在常人眼中,似乎看起来也算不上很大。
例如高考没考上,再考就是,每年那么多没考上的呢,机会很多。例如失恋,婚姻本来就是一个相互选择与漫长的过程,但在他们眼中,仿佛泰山一般,沉沉压下来,喘不过气儿来,便只好选择过早结束自己尚且无比年轻,充满希望的生命。
“这就叫扛不住事儿!”作家余华说,“中国年轻一辈人里面,很多优秀者,但很少能扛得了事儿的人!”在心理学上有一个专业名词:挫折商太低。
如果你家的孩子有以下几种情况,那么他可能就是挫折商过低的症状。
①爱发脾气;
②失败后通常一蹶不振;
③不愿意出门与人社交;
④遇到困难,第一想到的是父母来帮我,而不是自己寻求方法解决!
如今,大多数父母非常注重孩子的智商和情商教育,唯独忽视挫折商。但人生其实非常漫长,这世界永远比我们想象中的残酷,每个人都要经历大大小小无数的风浪,古人说,笑到最后的,才是笑得最好的。
抓住孩子的成长黄金期,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挫折教育。妈妈们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01
接纳和鼓励孩子
孩子挫折能力的教养始于接纳和鼓励,善于接纳孩子的不足和失败,鼓励孩子勇敢的接受失败的考验,才能更好的提高孩子的抗挫能力。
有时候送孩子去幼儿园,几个孩子在玩游戏的时候,玩过几轮之后,就能发现总是会有小朋友玩着玩着就不玩了,不愿意再加入游戏。理由就是玩这个游戏总是输,不会玩,不想玩。
这个时候家长可以这样引导孩子:“大家一起玩的都很开心呀,玩游戏最重要的是开心。不管输与赢,妈妈都是爱你的。”
所以在孩子遇到失败和挫折的时候,我们都要善于接纳和鼓励孩子,告诉孩子,不管怎么样,妈妈都是爱你的,让孩子客观看待失败,享受生活的乐趣。面对遇到的所有挫折,至少,他们有妈妈这个坚强的后盾。
02
缩小“心理舒适区”
在我们的传统家庭里,都是一家人围着孩子转,过分的保护和宠爱会让孩子始终处于深度的“心理舒适区”。而当孩子走出家门,面对不熟悉的环境的时候,就会感觉到不安和迷茫。所以我们要经常带孩子出去走走,带到公共场所,多跟其他孩子接触,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
在一个许久不见的朋友家里,我见到了她三岁的孩子,当时他正被奶奶喂饭,腿架在沙发上,手上还摆弄着刚买的新玩具。我跟朋友说:“孩子不能太惯着了,三岁可以基本的自理了。”朋友却说:“只要孩子开心就好了。”一年以后再次见面,不停跟我抱怨孩子动不动就哭,不想上学,不能跟其他同学好好相处等等。
很多妈妈可能就像我朋友一样。对于孩子,应该多加锻炼与培养,让孩子多参加社会活动,多做家务,让他们明白,人生从来都没那么舒适。
03
削弱孩子的满足感
大多数孩子的抗挫能力不高,源于太容易被满足。大多数的父母溺爱孩子,孩子想要什么就买什么。当孩子在外面某些需要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往往更沮丧和更有挫败感,可能从此一蹶不振。
教育学家郑渊洁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他的儿子在小的时候,看到别的小孩买了一个变形金刚,也想买。郑渊洁知道自己儿子这个愿望的时候,没有立刻满足他,也没有立刻拒绝他,而是说,如果你能帮妈妈洗到一百只碗,我就给你买。儿子想了想,接下了这个任务。
在这以后,每天都会帮妈妈洗碗,报告洗碗的数量。在一个多月后,终于洗到了一百只碗,而在这天,郑渊洁也早早准备好了新版变形金刚,在达标的那天晚上亲手送给了他。而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也明白了,任何东西,只有付出才能得到回报,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在以后面对挫折时,孩子才能更好地应对。
抗挫商是孩子成功路上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抗挫商并不是天生的,它们通过后天的培养可以提高。因此在孩子小的时候应当及时培养孩子的逆商,为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奠定基础。
希望每位妈妈都能培养出抗挫商高的好孩子,做人生路上的勇者哦~
我是日记星球350号宝宝 ,正在参加19期复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