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砸缸,机智救人,这是我们小学课本里学的。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思维方式的不同,常人思维,把人捞出来,司马光的思考角度,是把缸砸了,救人。在当时来说他的选择是最优的,因为都是小孩子,谁也没有能力直接把人拉出来。这一卷主要讲各种不同于常规思维的思考角度,有逆向思维,多点思维,反向思维,导图思维,发展思维等等。为什么要讲这些思维呢?因为布局中,全局思维与逆向思维,只是常见的两种主要的,而其它的思维方式,也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在布局中也经常能用到。
羊皮卷是正向角度思维,这里把看问题角度,分为正向下负向,主要是针对情感来说的。孙子兵法是全局思维,但也有反向思维,如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有所不为等策略。 奇门遁甲是多层次思维,也是发散思维的一种。羊皮卷品牌策划,定位用的焦点思维,形象用的全局思维,公关用的是发散思维,广告用的是全局思维。千门八将,用的多是逆向思给,还在全局思维。36计,如围魏救赵,全局思维中的地图思维,李代桃僵,用的是主次判断方法的,等等。 在这些谋略中,几乎每一个策略,都有一种思维方式能对应上。研究谋略,策略, 不仅仅要对自己的思维方式非常了解,也不了解不同人群,他们的思维方式。所谓知己知彼,并不是仅仅知道真实情况,要还知道敌方的下一步打算,而对思维方式的了解,是了解发展趋势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借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来说明思维方式的重要性。布局思维,是全局思维,也有线性思维,点状思维。每一个行业,有适合的思维方式,并不是全局思维最好,如大国工匠,对他们来说专注一个点,能更好的完成一件艺术品。 而对于商人来说,还是要全局思维更优一些,内容繁多。一般而言,全局思维的形成,需要刻意强调这种意识,而一旦形成点状思维,要想改过来,是有些难度的。基于这样的认知,不要试图去改变思维已经成型的人的思考方式。 这也是与人相处过程中对他们的基本尊重。只要认知到他人的思考方式已经成型,才不会去做这样的无用功,而且还会引起反感的事情,这也是处理的一种能力。
司马光是北宋的一名政治家,文学家,著有《资治通鉴》等,与王安石是一个时代的人。最近书写《六部大策-赚钱36卷》《六部大策-破局36卷》等系列文章,主要是摘取了六部大策中的一些具体策略。 布局系列,主要是参照了千门布局的思维,把一些关键要素拆开来细说,有利于进一步理解布局相关的因素。 布局是一种观念,一种思想,而不是一个点,生活中半数还多的事情,都可用布局的思维来对应。有些人成功是靠努力,有些人成功是靠布局,努力的成功不可复制,但布局的成功可以不断复制,更容易获得大的成功。拥有布局思想的人,长期来看,一定会成功。
成功思考切入点,千门八将36局积极计划第18卷-谋权-道王勤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