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去换一颗澄澈的心灵,迈出每一步吧……
华夏那样辽阔,真应该多走走,去四处领略各地风情,在黄昏中惬意,在文化里反思,在行程中感悟,在游历中坦然……
是知了开始聒噪的酷暑七月,我来到这座城市,久慕长安大名,果然如想象般繁荣,夜幕降临,钟楼鼓楼在闪耀,散发着历史沉积的光芒,与四下连成一片黑金色,深沉的介绍着自己。大雁塔在远处显露色彩,与几颗星星相互衬托着。人流涌动,在不同的方向里穿梭。我站在天桥看着这变换的一幕幕,想起北京的夜色,二者有何异同呢,都是高贵的美丽。眼前的西安,多了些文化的气韵,有着古老的腔调,光阴的气息,岁月的厚度。它多像是文化的产物,被种种文化凝结筑成,又多像是催生了文化,让它生根发芽,带动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它们互相接力,节节高升,为这样的古城,带来魅力与价值。
碑林字碑成林,碑碑相邻,句句展春秋,字字述风貌。我轻触那古老的岩石,坚硬,却有灵性。颜筋柳骨,在横竖笔画中掩盖着情绪,那一面面的字,是时代的重映,是古典的宝藏。
我在烈日下走到西安城墙,很远很疲惫,我想在一步一步中感受。在两个小时的路程里,我不断采下街边的树叶,右耳耳机中的“唐大曲”也交替几个回合,我看着云卷云舒,日光躲躲藏藏,树影婆娑,且听风声,且听步声,且听蝉鸣,且听这途中的嘈杂。这是属于西安的夏,长安的夏,文化的夏。
走到城墙已是傍晚,我带着一身倦意,和半瓶没有汽的可乐,坐在高台的角落。迎面有风,四下有景,心中有诗,脚下有历史。我呆坐着,任凭时间流逝,看着墙壁缝隙里的泥土,看着城墙下的都市生活,回想着这样一次旅行,有什么意义。大概就是把迷茫中的自己从生活中抽离,假装切换到另外不同的时空,重新拿出耐心和细心,再去品味生活,去丰富自己。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等到文字的养分滋润内心,再用不同的视角,感受同样,或是不同样的文化人生。
我们都在路上,我们携文化的力量一起,走在或前进,或归途的路上。我们都不完整,靠着寻来的碎片弥补身上的空缺,来换取光彩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