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沈阳人忙着打年糕蒸馍贴窗花

春节是我国最重要、最红火的传统节日,也是阖家团圆的时刻,在我们的北方有一句民谣:”二十八、贴窗花,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到农历腊月二十八、二十九这两天,各家各户要开始准备打年糕蒸馍贴窗花,不论是发面还是做馍,我都很擅长,贴窗花则是家里孩子的事情。

有人说打年糕是北方传统风味小吃,有人说这是南方的风俗习惯,年糕是因为春节制作的糕就称为“年糕”,因为“糕”与“高”谐音,过年吃年糕含有“年年高”的美好祝愿,本来打年糕是制作美食,现在变成景区的表演项目。

南方年糕使用糯米粉先泡一夜再煮熟,然后利用杵臼捣打,等待糯米材料有了一定黏性,再捏成圆形或方形年糕。而我们东北年糕通常是糯米做成的大米饭(糯米和大米的比例是1:1),然后再用木头制成的锤敲打而成的,打起来费力费时间,吃起来倒是很愉快的。在东北还有制作粘豆包的习俗,春节之前做好一帘帘的豆包,冻在外面的缸里,想吃的时候就拿出来放在白菜梆子上面热一下。

在沈阳过年吃年糕是朝鲜族的风俗之一,他们在春节大年初一早点就要吃年糕,大多用豆馅来一起吃年糕,这是取其“年年高”之意。他们更喜欢黄豆沙外皮的年糕,日本人也喜欢新年吃年糕,不过他们是在元旦那一天吃年糕。

腊月二十八把面发, 为什么要二十八这天发面呢?因为过去没有酵母粉,面起子是老面团做的,冬天冷不容易发面,所以要提前发面,把老面团泡开,然后用面汤来发这一盆盆面,有点像是西方的面包发酵法,这几天都要准备正月初一到十五的主食,东北天气寒冷,蒸上几锅大馒头和粘豆包能吃上一个月,这天开始蒸馒头就带着馅的,各种颜色的馒头都有啦!紫薯的、豆沙、南瓜、五颜六色的馒头象征五彩斑斓的美好生活。

据说老一辈人在春节期间忌蒸的炊事,因为蒸与争谐音,所以要在大年前蒸够全家吃上一两个星期左右的馒头,这叫隔年吃,在沈阳满族年菜中的蒸食有:蒸馒头、蒸花卷、蒸如意卷等等,虽然说发面蒸馒头的事有点麻烦,但是还有不少人仍然愿意坚守这老辈传下来的年味美食文化。

现在年轻人工作忙,为了省事专门购买现成的馒头,譬如酒店的招财进宝馒头礼盒,或许这也是一种美食的潮流,毕竟年轻人都不太会蒸馒头了,但是这些技能应该学习一下不难的。

腊月二十八这一天还讲究“贴窗花”,也就是贴年画、春联和窗花,这时候精美的东北剪纸艺术就这这里展现出来啦。窗花属于传统剪纸中的重要代表,是民间传统剪纸一个重要的分支。

2009年世界教科文组织把中国的剪纸列入人类非物质遗产文化名录,今年是鸡年,把这种金鸡报晓的图案贴在窗户外不仅仅美观,还可以为大家的春节增添喜庆的氛围。

小时候过年家家姑娘都会剪窗花,把红色的方纸对折几次,随意的在上面用剪刀发挥,打开来就是一个漂亮的窗花。这个很锻炼耐心和立体构图的技巧活儿,今天您家里蒸馒头和贴窗花了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扫尘“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
    风飞云会阅读 400评论 0 0
  • 就像“过年谣”里所唱的:“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每到腊月底的时候,北方的人们,家家户户都会准备大量面食...
    盼好运阅读 1,446评论 3 2
  • 秋去冬来,小丫丫来我的身边已近两年,再过两个月,丫丫就该两岁了。`这是疲惫的两年,也是幸福的两年。 有时候抱着她,...
    若初的清明觉知阅读 468评论 7 14
  • 好久没有一个人静静地呆在,听会儿歌,看几页书,这样的时光是奢侈的。打开虾米音乐,张碧晨演唱的《下一秒》,轻松欢快的...
    梦里寻花阅读 570评论 0 0
  • 与你相遇 在街口 那一刻 风雨正柔 淋湿的秀发遮不了你深邃的明眸 白净的面颊掩不住你蜜甜的忧愁 你纤弱的身躯 袅袅...
    tulipjia阅读 316评论 2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