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刚刚看了冯小刚的电影《芳华》,严歌苓的小说《芳华》是在上次电影撤档后看的。小说在前,电影在后,在时间上符合事物出现的历史逻辑性。所以自然而然地,观影不再是普通的观影,不可避免地带上了比较的眼光。比较之下,在我心里,冯小刚落在了下风口。
虽然有韩寒在微博上以两次发文的方式对冯小刚这部电影做出高度肯定。虽然很多人把这部电影称为年度最佳国产电影。但,对于这个电影,我其实是有点失望的。因为有严歌苓小说原著的打底和比较,会觉得电影中有些地方有点拖沓,有些地方有点生硬,还有些地方则太过轻浅。当然,作为一个著名导演,冯小刚的作品还是打动了很多人。连我这个泪点很高的人在看到那整卡车拉来死伤战士的一幕也瞬间泪崩……
老家的妹妹刚刚打来电话,她是昨天晚上看的《芳华》,她说她是一路骂着人回家的。问她骂谁,“电影里的坏人呗!”在她看来,除了刘峰和何小萍,其他都是坏人。而且是坏得连狗都不吃。她还要买票给双方父母看。可惜老人们听说是自己花钱买票都不肯去看。大半辈子在单位体制下的他们只愿意享受体制提供的免费福利。可惜这样的福利也如同他们的芳华一般,随着岁月流逝基本消失殆尽了。
可能有不在少数的观者和我妹妹一样,从电影里看到了好人和坏人。微信朋友圈里流传的一篇影评就是“《芳华》:把人分5个层次,你在哪一层”。这位作者的眼光相对精细些,在好人、坏人的二元基础上,分出了五个层次,并很有代入感地让观者自动对号入座。
在我看来,电影只是冯小刚的《芳华》,展现了从一九七八这个在中国当代历史上具有重要转折意义的年份至今的时段里,以一个文工团里一群正值芳华年纪的青年男女的情感、生活及命运的变迁来呈现他的历史叙事。他浓墨重彩地展现军区文工团一群洋溢着青春荷尔蒙的排练和演出,全军标兵的好人刘峰和备受挤兑的何小萍是电影中的主角。高干子弟、有着严歌苓本人影子的萧穗子、林丁丁、政委、分队长、全身烧伤虚报年龄的小战士、联防队员,等等……时代的众生相里,冯小刚的拿捏和处理是到位的。
遗憾的是,或者说令我疑惑的是,小说里的“何小曼”为什么变成了电影里的“何小萍”?是因为“曼”字里面自带了一种小资产阶级“妙曼”的浪漫意识吗?改成“何小萍”就有了一种更加大众化的普罗意识?
在小说里,萧穗子因为父亲在改造,因为自己向军官示爱,而被群体或体制所孤立和挤兑,也因此与何小曼有一种秘密的同盟感。而在电影中,萧穗子貌似和郝淑雯有更接近的关系。小说里对人性的恶有更细腻更深刻的描摹,电影里展现的是群体关系中对个体的孤立。如果将文工团这样政治化的环境设置更换为校园,这里的关系就是当今更易理解的校园霸凌现象吧。
小说中对何小曼的身世有细致入微的介绍。六岁丧父的她随母改嫁到一革命干部家,被忽略、被漠视歧视,也激发出她内在的恶,比如她处理红毛衣的情节。小说里骑兵兵种解散前夕,在蕴含兵乱巨大风险的当口,何小曼抱病演出获得成功的巨大意义在电影中至少损失大半。值得肯定的是冯小刚对小说多线条叙事的高度简化和纯化。他对战争的处理也是驾轻就熟的。这甚至让我联想到前不久刚刚看过的《寻梦环游记》,如果因为冯小刚的这个电影,这些在南疆为国捐躯的将士也将被更多世人记得,他们在另一个世界也能够更加安宁。若真能如此,冯小刚则是善莫大焉。
谁的《芳华》?
电影自然是冯小刚的,小说自然是严歌苓的。
与冯小刚在油滑中的温情相比,我更喜欢严歌苓。喜欢她的深刻、她的峻厉、她对普遍人性幽深处的探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