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永无休止的变化中抓住不可避免的趋势——看凯文凯利的《必然》

前两年看凯文·凯利的(Kevin Kelly)《失控》,就惊讶于二十多年前写成的这本书里,很多想法正在变成现实,我们所经历的,似乎没有超出二十年前的预期。更何况,这本厚厚的书很好读,生动易懂,带给我很多新观念。

这次看到他的新书《必然(The Inevitable)》出版,也第一时间买到书,准备一睹为快。


真正一读起来,还是能强烈感觉到作者善于在生活中融入新科技,用生动的例子把那些变化的趋势,那些我们不能忽视没法逃避的轨迹描画出来,栩栩如生地描述可能到来的未来生活。科技进步,再进步,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会给人类社会带来什么?透过这本书,能感觉出,在科技改变一切的乐观狂潮或者毁灭一切的悲观情绪之中,作者在冷静地思考,用超前的眼光看到那些不可避免的趋势,看到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新科技,如何利用新科技为人类的幸福服务。

(题外话:恐怕我必须要承认,罗辑思维授权出的这一版本,翻译的很流畅,读起来轻松。为此,要向三位译者周峰、董理、金阳致敬。还要多一句嘴,这一版本是精装本,书很厚但翻开平铺毫不费劲,手感很好,是一次不错的阅读体验。总算有人把精装版本也做成读者阅读起来舒服的样子了。)

正如作者在序言所说,“必然”不在于预测具体的技术或者产品,而是发展的趋势,或者说技术和产品为何出现,去向何方,其中的动力和轨迹是什么。我们正是借由这些,看到世界的变化,看到在永无休止的变化中存在的必然。

科技是人类的催化剂,科技的进步和变化确实带来无限的可能性。未来似乎可能走向任何方向,但作者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种趋势,即最重要的是科学流程自身,产品最终会变成服务和流程,一切都会成为服务,一些也都会在“持续动作”中发展。这便是不断变化的事物的趋势,推动这世界向着某个方向前行,必然而然。

读这本书,最大的感觉是必须要接受许多新的观念,想象在新的科技进步时代里,人们将如何迎来新的变化,如何在已经感觉可能开发的领域穷尽之时还能找到新的组合,又开发出一片全新的天地。那句话说的真好,“未来早已到来,只是还未流行”。身处变革时代的人们,不会清晰地感觉到巨大的变化,一切都是在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发生的,就好像十几年前我初次接触网络,绝对想不到会发展到今天这样,一代代产品更新越来越快,总有新的领域被发现,总有新的观念被推出。未来的趋势会逐渐被接受,人工智能的方向不是替代人类思考,而是做人类做不到的事。

在我看来,凯文·凯利的最大成就在于用生态学看待整个技术进步,这么多的机器,这么多附加的智能,一直在增加的数据、芯片、控制,全球化的网络,不间断的共享,把他们联结在一起,就仿佛是人类大脑里数十亿个神经元细胞和数万亿的神经连接(即突触),甚至数量远远超过我们的大脑,他们组织在一起,协调运作的,会形成类似大脑的神经回路,产生自我更新发展的力量吗?把全球的技术各类应用看做一个整体,用生态学的生长更新发展来看待全球技术进步,这种格局和视野正是本书给我的最大震撼。


《必然》分成了十二章,每一章的标题是一个动词的现在分词,作者概括出十二个“持续动作”,英文里的现在进行时,列举出科技变迁时代的方向和道路。形成(Becoming)、知化(Cognifying)、流动(Flowing)、屏读(Screening)、使用(Accessing)、共享(Sharing)、过滤(Filertring)、重混(Remixing)、互动(Interacting)、追踪(Tracking)、提问(Questioning),以及开始(Beginning)。以这十二个词为关键,他画了一张未来三十年的蓝图。

一、形成(Becoming):网络时代的信息以爆炸的速度递增和传播,技术永远在不断升级,我们的归宿,按照作者的乐观的看法,是“进托邦”(protopia)。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时代的开端。

二、知化(Cognifying):也就是把人工智能加在各个方面上应用。我们使用的各种机器、家电、设施,变的越来越小,越来越方便。任何庞杂的计算和分析都可以借用人工智能完成,虚拟化学实验可以取代实验室里危险的瓶瓶罐罐,用人工智能分析股指、优化避税方案、优化投资组合。作者特别提到谷歌公司是一家做人工智能的公司,他们利用每一次搜索来强化人工智能的能力。人工智能和人类的思考方式不尽相同,他还列举了未来新的心智的种类,强调不是用人工智能取代人类,而是抵达人类的局限。


三、流动(Flowing):作者断言,在数字经济时代,我们无法阻止大规模的自由复制。在这个全新的世界里,无法阻止人们找到复制的、免费的东西!那么,我们将来还靠什么赚钱呢?作者列举出八种我们愿意从口袋付钱的东西的特点:1即时性;2个性化;3解释性(也就是你免费下个软件,但是技术支持有偿提供);4可靠性;5获取权(有时候,方便比免费重要!);6实体化(音乐是免费下载的,演唱会要花钱);7可赞助(众筹、粉丝见面会);8可寻性(线索和想找到东西的能力,这个我愿意花钱)。

这一章说到纸质书的四种优秀品质:1书页一成不变,十分可靠;2版本一成不变;3介质一成不变;4完成度一成不变。这些品质使得书成为书,让人喜爱和信赖,可以一页页翻阅,带来美好的阅读体验。然而我们也可以看到,电子书有四种相反的优秀品质:1 书页是流动的。内容会自动匹配你的阅读设备和喜好;2版本是流动的,是个性化的;3介质是流动的;4改进是流动的,内容可以随时修正,一直更新(一个名人去世的第二天,维基百科就把他的卒年月日加上去了……)。

我们可以想象,在不远的将来,电子书就是无所不在的电力,而纸质书就会成为那道奢侈的烛光晚餐。电影和音乐的情况也是类似。

四、屏读(Screening):在没有书的时代,文化围绕着言语;后来,文化围绕着文本;将来,则围绕着电子屏。超过50亿张屏幕在我们生活中闪烁,将来还会有更多。我们是屏幕之民,我们的阅读变得社会化,是流动和分享的。网络正在形成一个超链接的万能图书馆。不知道作者对于现在深陷屏幕不断切换内容无法专注的人们,如何评价呢?


五、使用(Accessing):Uber是世界上最大的出租车公司,却不拥有任何出租车;Facebook是世界上最流行的媒体平台,却不创造任何内容;阿里巴巴是最有价值的零售公司,可却没有任何库存。我们可以观看一部电影,却无须拥有录影带、碟片之类;读电子书,而书却保存在亚马逊的云端。我们使用的东西,远远大过我们拥有。一切产品都在减物质化,变得更轻盈、更便宜,更少的物质创造更大的价值,这是一个趋势。如此这般,使用变得越来越即时、按需、方便。世界也变得更加“去中心化”(比如,比特币是对各国央行的去中心化)。我们使用平台(如itunes、谷歌、百度)来分配和得到资源。大量的资源都保存在云端。

作者给出了很确定的预言:“在未来的30年里,减物质化、去中心化、即时性、平台协同和云端的发展将持续强势发展。只要科技进步使得通信成本、计算成本继续下降,这些趋势都是必然。”“对于日常生活中的大部分事物,对事物的使用将会胜过对其拥有。”在本章中,作者还以他的科幻小说家般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未来世界的美妙公寓。

六、共享(Sharing):在这一章里,作者谈到了分享的力量在网络世界的发扬光大。医疗服务被带到最贫困的地区,免费的高校教材被编写出来,维基百科、影视档案、救援信息……然而,既然每一个人可以自由公开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作品,编辑,这个纸质书时代的古老的夕阳行业,还有用处吗?

“当100万人在一周内进行了100万次写作(或写博客、贴图)时,对这些文字洪流进行有目的的引导将会是非常有价值的事情。自上而下的选择将会随着用户生成内容的增加而逐渐凸显其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哪怕提供用户生产内容的企业将不得不开始向素材的海洋里添加编辑、筛选和管理等功能,以维持人们对这些内容的关注。在底层的纯粹无政府状态之外,必须要有一些其他东西。”

在共享经济之下,创作者以何为生呢?书中给出的答案是众筹,而且他确实就这么做了。

七、过滤(Filtering):在这样规模空前的信息流面前,如何过滤、挑选,不仅仅是你本人的事。把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塞给你,使用你的注意力,这需要算法的不断改进。在网上随便逛一个小时,你觉得自己只是虚度时间,可是这些虚度的一小时里对商品的注意力,加起来,就是一门巨大的生意了!将来,你也将可以用自己的注意力挣钱:你看广告,广告商就付钱给你。

八、重混(Remixing):真正可持续的经济增长,不是来自于新资源的发现和利用,而是源于将原有的资源重新安排,使其产生更大的价值。这就是”重混“。同人小说、同人电影,就是重混。KK认为:“未来三十年里,最重要的文化作品和最有影响力的媒介将是重混现象发生最频繁的地方。”

九、互动(Interacting):我们为什么喜欢IMAX电影?因为它带给我们最好的视听体验。虚拟现实技术日新月异,在不远的未来,科幻电影里面那些场景,也说不定会出现吧!作者留意到现在的小孩已经把互动当作物品本该有的属性,比如他观察到一个家里只有电脑的孩子第一次见到电视,反应是“鼠标在哪呢?”一个孩子点击店里商品的标签。还有个小孩,看到纸质照片的时候,努力用手指拖动,却很惊讶照片无法放大!于是孩子认为这个东西坏掉了。


十、追踪(Tracking):书中列了一张“一个普通人在平常的生活中可能遇到的追踪手段”清单,里面包括信用卡、汽车活动、高速公路交通、拼车软件、手机通话记录、电子钱包、社交媒体、搜索浏览器等等,几乎一切网络时代和日常生活相关的技术手段。

十一、提问(Questionning):网络上充满了“不可能”,未来,随着答案越来越多,有价值的提问将会变得更为重要。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普通人,从佛罗里达的80岁老翁到雅加达的12岁男孩,编辑了连美国最高法院也要援引的维基百科;群众不是被定性为懒散和被动的吗,可是每天有几万小时的视频被制作出来,有无数的文字被写出来;交易不是该“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吗,可是我们竟和千里之外的陌生做起买卖。社会工具在技术元素的参与之下不断变化,而人类改变社会交往方式的步伐才刚启动。

我们都认为在网上闲逛是浪费时间,对此痛恨不已,然而作者反驳说:“我珍视对时间的‘有益浪费’,这是创造力不可或缺的来源。更重要的是,我相信工作和娱乐的合并、严肃地思考和严肃地娱乐的结合,是互联网带来的最伟大的创新之一。高度演化的先进社会的理念不就是使人们不再需要工作吗?”

十二、开始(Beginning):请注意,这一章是科幻小说!小说的主角是一个叫“霍洛斯”的超级人工智能,他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创造物。他的演化,正是来自于你一次又一次漫无目的的点击。他不会像聪明的坏人一样,试图奴役人类;他只是和一切技术手段相结合,和人类形成复杂的依存关系。

而这,仅仅是个开始……


好吧,我承认这是一部烧脑的书,不过挑战一下也是很有意思的,刷新观念,思考更具有全局性的问题,值得一看。

(图片来自网络)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0,978评论 6 490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9,954评论 2 384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6,623评论 0 345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324评论 1 282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390评论 5 38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741评论 1 289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892评论 3 40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655评论 0 26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104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451评论 2 32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569评论 1 34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254评论 4 32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834评论 3 31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25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950评论 1 264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260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446评论 2 348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