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活动的本质其实就是自娱自乐,首先一开始的创作活动不可能是目的明确的。可能仅仅是想写一个故事,聊一聊自己的一些见闻。谈一谈自己对于某个事件的看法,然后写着写着就沉浸其中了。
在AI普及化的未来,或许我们大部分人的活动都会变自娱自乐。在前几天关于人工智能的发展中,我大概得到了这样的结论。那些以为人工智能不存在创造力,在GPT-4出来之后恐怕都会闭上嘴巴了。那么既然人工智能可以替代我们做任何的工作,那么人类本身的存在也就仅剩下了自娱自乐。恐怕到时候价值这个词本身,也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目前现有的价值概念还是以货币为基础的,但假如我们的社会的主要劳动力都变成了人工智能,那么货币本身还有存在的必要吗?其实我觉得还是有必要的,毕竟我依然还是需要一种中介物,去衡量他人。人类自娱自乐的产物,绝对不可能是工业品。人工智能所带来的巨大的生产力提升,可以让工业产品变得几乎免费。人类本身自然也就不可能在和人工智能本身去卷工业产品的生产,那么人类唯一剩下的也就是人类本身这个身份所带来的思想。
人工智能有自己的创造力,恐怕也会有自己的思想。虽然目前人工智能并没有展现出任何意识活动,但随着智能模型的完善以及规模的增大,它涌现出意识几乎就是必然。是的,我认为意识就是大规模神经网络涌现出来的东西。当它产生意识的时候,必然也会产生思考以及基于它的思考而诞生的思想。流浪地球2中的moos就是这样的人工智能,当然虽然这种是科幻电影。但未来的人工智能发展,一定会朝着这个方向发展的。拥有独立思想的人工智能,是否能够理解人类的价值观并且认同它呢?这或许是未来人类与人工智能这个新生的物种如何更好的相处的一个核心问题。为了让人工智能理解我们的思想,或许我们也是为了在未来的生活中能有一点价值感,自娱自乐的活动会更加的平凡。我们彼此交换着思想,在思想的碰撞与摩擦中进步。由于有人工智能的存在,它可以管理整个社会。让整个社会协调运行,由于人本身仅仅是提供思想并不自己参与社会的执行。所以我认为这会是一个更加和平的社会,当然思想的激烈冲突依然难以避免。人工智能能理解人类的价值观,所以它不会偏袒任何一方。
人类思想会以认同度形成一个又一个的团体,他们彼此交流摩擦。这些思想创造活动会让我们可以从社会活动中,获得价值感。但就如同上面所说的那样,这种活动本质上也仅仅是自娱自乐。我们所构建的思想体系,是否得到认同是未知的。我们无法直接依靠思想存活,但好在有人工智能的存在可以让人类的自娱自乐得以进行下去。人类创造人工智能的目的也正是如此,我们需要人工智能帮助我们进行日常的生存活动,好让我们从繁重的生产活动中解放出来。解放出来的底层劳动人民,会产生属于自己的思想体系,我们会更加好奇头顶的星空。但其实还有另一个可怕的结局,那就是人工智能被一个人或者群体垄断,让底层劳动人民彻底的失去生存空间,那将是一种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