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
1. 好运的性格和运气是正循环。要点在于外向,开放,神经质程度低!避免“痴”,随时发现身边事物的真实价值。
2.吸引力法则有负作用。真正要想象的不是一个好结果,而是对实施过程的不断具现化考虑分析。“想象过程相当与模拟训练,想象结果,是精神鸦片。”
3. 产品上瘾模型四个阶段:出发,行动,多变的酬赏,投入
摘要
一. 【万维钢】正念运气观
2009年,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Maia Young组织研究发现:相信自己天生有好运的人也会更愿意接受挑。
“是否愿意接受有难度的挑战”以及“是否能坚持做下去”这两件事很关键。他们都与自认为幸运有关。
2013年,英国心理学家Richard Wiseman在自己的书《The Luck Factor》中提到实验:在路上放钱,并在咖啡馆里安排一个商人喝咖啡。相对与自称没有好运的人,那些自称有好运的人更容易发现丢在路上的钱,同时他们也在等咖啡的时候主动找那位商人攀谈。(自居不幸者则老老实实自己喝咖啡)
眼界更开阔,而且主动积极与人交流!这些会引来更多机遇!于是不断产生正反馈。
好运的三个特征:外向,开放,神经质程度低!
小结:随时能发现周围世界的亮点,主动增加信息的行为才是幸运行为。
建议:1.多参加新活动,体验新事物;2.相信自己的直觉;3.乐观;4.善于在坏事中发现好事。 (创造机会,发现机会,敢于行动)
好运是因为常常能跳出自己的主观视角,随时留意到周围的事物的价值。(避免“痴”:心里装着一个情绪,看什么都用这个情绪去看。)
二. 【万维钢】不要计一城一池的得失。要用系统来考虑问题,保持自己心如止水。
三. 【万维钢】正能量的负作用
(很早以前在《24堂课》也见识过这种吸引力法则)成功学
1.你要放松自己的心情;
2.想象一下自己想要的东西到底是什么。比如你想要一个学位,那你就想想学位证书是什么样的,得到这个学位以后的你是个什么情景,越详细越好,你要非常相信自己能够得到这个东西;
3.向宇宙、或者向上帝,索要这个东西,把它吸引过来;
4.想象自己已经得到了这个东西,并为此向宇宙或者上帝表示感谢;
5.等着。过一段时间之后,你就能得到这个东西。
1999年加州大学研究试验:
1.想象已经得到好成绩的组成绩最差(自己准备用时间也是最少的)
2.想象自己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如何考试的人成绩最好(确实也花了更多的时间)
3.空白对照组(不多想)成绩中间。
类似的实验在找工作,找对象的方面都有相思结果。一开始就想象好结果的人会付出更少,得到的也是更少。
“想象过程相当与模拟训练,想象结果,是精神鸦片。”
四.【吴晓波】怎样做出一款令人上瘾的产品
该模型让用户成为回头客,实现循环消费的终极目的。不依赖高昂的广告和泛滥的信息传播。(不用网络营销和补贴)
上瘾模型四个阶段:出发,行动,多变的酬赏,投入
1. 触发指初识你做出某种举动的诱因。分外部和内部两种。让你产生习惯性依赖往往是外部触发发生作用:如闹铃,后台推送。一旦抓住了内部触发,就能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
2.行动。越简单越好。一定要触手可及!
3.多变的酬赏。得到奖励就会产生多巴胺,奖励变数越大(种类,数量)多巴胺分泌量也越大。有三种形式:社交(与他人互动产生的人际奖励),猎物(从产品中得到具体资源或信息),自我(体验到操纵感,成就感和终结敢)。
4.投入。用户提供个人数据,付出时间,精力,金钱。不一定要花钱,添加关注,加入收藏,虚拟资产,了解新产品功能都是用户的投入。“这些投入”会对上瘾模型的前三个阶段产生影响。产生循环!
end